日月音響經營Audio Research(以下簡稱ARC)多年,前來這里聽ARC,幾乎都是一套西裝搭配,從頭到尾都是ARC(當然,喇叭除外,ARC沒做喇叭),可是這次日月安排試聽ARC新推出的Reference CD 9與Reference 10前級,搭配的竟然是Constellation Centaur單聲道後級,驅動Dynaudio Consequence UE.
本次試聽,是以ARC的REF CD9 與REF 10再搭配Constellation Centaur後級,以及Dynaudio Consequence UE為重點.
ARC配Constellation Audio,這般混搭聲音如何?很有意思.我來日月聽Dynudio的印象其實還停留在全套ARC,問了朱經理怎麼會想用ARC配Constellation Audio,朱經理只說換個口味試試看.前管後晶的前後級搭配,其實是很多人喜歡的方式,這樣可以兼顧真空管溫暖的音質音色,同時擁有晶體機的大功率與控制力,不過要搭配得當,才能獲得互補的效果,如果阻抗匹配不合,有時候效果會適得其反,晶體後級會不太聽真空管前級的使喚.
Constellation Centaur單聲道後級,擁有500瓦〈8歐姆〉雄厚功率輸出.日月把ARC和Constellation Audio送作堆,聽起來效果如何?很好,而且我在日月聽慣了ARC全套推Dynaudio,這次用Constellation Audio提味,音樂聽起來多了一番新鮮感.關於ARC、Constellation Audio加上Dynaudio的聲音表現,我們暫時按下不說,先來講ARC這兩部Reference系列的最新作品∶REF CD9與REF 10.
我們先看REF CD9,這是2013年的最新機種,取代之前的REF CD8.前一代的REF CD8哪一年推出的?2008年,再往前算的REF CD7則是2005年,所以REF CD9的改款相對隔了比較久的時間.我推想因為這中間ARC多推出了一款全新數位器材,也就是Reference DAC Digital Bridge,所以相對推遲了REF CD9的改款.
從外觀上來看,REF CD9看起來還真的沒什麼變化,不過REF CD9骨子里已經不是一般的CD唱盤了,它的新名稱應該叫做REF CD9 CD唱盤「兼」DAC.這是符合時代潮流的設計,許多發(fā)燒友還是偏好聽CD,認為電腦數位串流還追不上傳統CD,可是電腦資料庫管理功能強大,網路影音資源更多,如何讓電腦與音響系統無縫連接越來越重要,所以REF CD9不僅是一部CD唱盤,它還是一部坐擁4組數位輸入的全能DAC.
與前一代幾種相同,REF CD9的類比輸出級一樣使用真空管,一樣是ARC近期偏好的6H30雙三極管,電源供應的穩(wěn)壓一樣是6550WE與6H30,而制造過程全部在明尼蘇達州的ARC工廠,手工打造.CD承盤的部分一樣使用Philips CD-Pro2R,ARC說這依然是當今最好的CD承盤結構,不過DAC的架構進化了,延續(xù)ARC在Reference DAC與DSPre的研發(fā),REF CD9采用了quad DAC,也就是用四個DAC晶片架構全平衡數位解碼,外加雙時鐘獨立校正系統,44.1/88.2/176.4用一個校正時鐘,而48/96/192用另一個時鐘,兩者獨立可以避免升頻演算誤差.如果要用測試數據來驗證REF CD9進步多少?ARC的答案是∶比CD8提升5倍的頻寬,但失真率只有CD8十分之一,可以表現更大的動態(tài)范圍,而且背景更安靜.
ARC CD9唱盤為今年的最新機種,不僅是CD唱盤,更是為了因應數位化時代,配備了DAC的功能.因為加入了DAC功能,REF CD9的面板的燈號變得復雜些.面板燈號指示最左邊一排寫著44.1/48/88.2/96/176.4/192,代表REF CD9的DAC解碼模式.中間那一排燈號顯示輸入檔位,由上而下分別是CD/RCA/USB/AES/TOS.最左邊的一排則是濾波模式,包括Fast和Slow兩個檔位,Upsampling燈號則顯示升頻功能是否開.最下面是電源Power顯示燈號.燈號雖然多,倒也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用REF CD9播放普通CD,標準規(guī)格是44.1kHz,如果您不升頻,面板會顯示44.1,這時候Upsampling不會亮燈,也沒有升頻.可是如果您想開升頻功能,面板的控制按鍵找不到相對應的功能鍵,您只能使用遙控器.要注意,遙控器有DSP UP與DSP DN的按鍵,那不是升頻切換,而是顯示螢幕(Display)亮度調整,要找到Upsampling的按鍵,才能打開REF CD9的升頻功能.有趣的是CD會直接4倍頻,用176.4的規(guī)格解碼,但我找不到切換88.2兩倍頻的切換.
以調整功能來說,REF CD9并沒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升頻是一個重點,如果您用一般CD,您可以選擇不升頻,用標準CD格式,也可以切換4倍頻.如果是用電腦連接,請先上ARC官網下載最新驅動程式,安裝之後才能使用USB DAC.不管您是PC或Mac用家,REF CD9都需要驅動程式,請注意作業(yè)系統版本的區(qū)別,下載并安裝對應OS正確的版本,不然REF CD9有可能不聽話的.
除了升頻功能可以切換,REF CD9的濾波模式也可切換,ARC的濾波設定分為Fast與Slow兩個模式,Fast代表濾波斜率陡峭,Slow則斜率較為平緩.反映在實際聆聽的表現, Fast模式的聲音質地乾凈、快速,音場深度較深,音色比較明亮,整體空間感很好,也很真實.切換到Slow模式時,音樂增添了些許暖意,音色明亮度相對也比較內斂,音場略淺,空間感也比較小一些,但音樂多了一份親昵感,感覺比較耐聽,高頻相對圓潤,但音樂細節(jié)沒有Fast那麼豐富、那麼新鮮.好吧,這Fast與Slow各有各的好聽,用家要怎麼選,就看您的音樂喜好來決定吧.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REF 10前級,我第一眼看到的時候,直覺馬上想到「四十周年紀念前級」,兩件分離式設計,可是設計更簡單、更低調,您看,面板除了必要的旋鈕、按鍵(Power和Mute)與顯示螢幕之外,連一個字都沒有印,真是夠低調了.身為ARC旗下全新旗艦前級,REF 10包括了所有ARC設計前級的精華,音樂訊號路徑采全差動放大、全真空管純A類放大線路、無負回授.
REF 10最酷的設計,要數大尺寸的音量數字顯示,就算是老花眼也絕對看得清楚,還有,這個螢幕可以觸控,雖然感覺功能有些簡單,比不上智慧型手機,但是擺在一部真空管前級上面的觸控螢幕,想起來就覺得酷了.這次ARC把REF 10的音量把在右邊,不再是左撇子專用的設計,我用起來也更順手一些,不過音量不是旋轉切換,而是左右調整,向左推增加音量,向右推降低音量,基本上是三段式開關,我有些不習慣,總覺得音量旋鈕就是要用轉的才自然,但這是我的使用習慣,REF 10的音量調整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透過透明的頂版,可以清楚的看見REF10內在的真空管排列,真空管頂部還套上日月音響獨家的避震環(huán).
REF10的分離式電源箱體內部,采全平衡設計,四顆電源變壓器分別針對左右聲道提供獨立電源.
REF 10另一個繼承四十周年紀念前級之處,還包括透明壓克力機箱頂板,這是貨真價實原廠安裝的透明壓克力頂蓋,而不是為了方便消費者看到REF 10內部的設計.為什麼用透明壓克力頂蓋?我以前在四十周年紀念前級推出時,就問過ARC原廠,但答案很簡單∶「用透明壓克力頂蓋比較好聽.」為什麼?抱歉,ARC沒說,這江湖一點訣,講破不值三文錢,我也不好打破砂鍋問到底.
因為頂蓋是透明的,所以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REF 10里面大大小小的真空管,以及超大尺寸的訂做電容.咦?還有蹊蹺?真空管上面套了避震環(huán)?原來這是日月獨家秘密武器,外面買不到,是日月自己引進的調音道具,因為數量有限,日月也不單獨外賣,專門用來服務自家客戶,算是日月VIP專屬的福利.
用全新的REF CD9加上REF 10,搭配Constellation Audio驅動Consequence UE,聲音是什麼走向?那是百鏈鋼與繞指柔的合體,既能展現音樂當中的剛強勇猛,也能兼顧精致細膩,自然而豐富的細節(jié),讓我們清楚分辨錄音當中的現場氣氛.我從Tom Waits的「Closing Time」開始聽,這是一張錄音室作品,按下CD播放鍵,乾凈的音樂背景浮現細微的母帶噪訊,您知道那是錄音師開始錄音的動作,om Waits輕聲地數著One、Two、Three、Four的節(jié)拍開始,鋼琴開始彈奏,旋律顯得慵懶,而Tom Waits嘶啞的嗓音,彷佛歷盡滄桑,透過REF CD9與REF 10,那些錄音細節(jié)的呈現,我?guī)缀蹩梢韵胂馮om Waits在錄音室里面,一邊抽煙,前面擺著一杯Jack Daniel的樣貌.抱歉,菸和威士忌全都是想像,但是Tom Waits這首Ol' 55唱著對流浪與離群索居的期待,用這麼棒的系統來聽,真的想倒一杯Single Malt了.
我接著換上Diana Krell的「Live in Paris」,相對於Tom Wiats的錄音室作品,Diana Krell則展現了現場錄音的魅力.在REF CD 9與REF 10聯手演出下,豐富的音樂細節(jié)告訴我們,現場熱力十足,兩種錄音之間的對比很清楚,這靠音響優(yōu)越的解析力.說音響可以呈現現場的氣氛,其實很難形容,如果您聽熟了「Let's Fall In Love」的錄音室版本,比對現場演出,您會注意到樂曲比較長,因為現場多了即興,鋼琴、低音貝斯都會多彈很多音符,而樂器Solo換手之間不僅靠默契,音樂自然會暗示著「下一個樂器準備接手」.當一套音響系統可以輕松呈現現場錄音的臨場感,還帶給您對音樂現場的想像,這絕對是一套非常優(yōu)秀的音響.
接下來換上古典音樂,這才發(fā)現REF 10對電平的敏感度很高,前面聽Tom Waits、Diana Krell,音量大約開到45~48之間,換上古典音樂,則要增加到62~66之間.從民謠、爵士,跳到古典,REF CD9/REF 10又多了些什麼?高貴的音色?豐富的細節(jié)?深遠的音場?是的,這些通通都有,更重要的是,音樂豐滿又有密度,可以呈現具有流動感的聲音線條.
與REF CD9/REF 10搭檔的是Constellation Audio推Consequence UE,如果沒用厲害的音樂來試,那就可惜了.我祭出「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布列茲指揮柏林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第一樂章席卷而來的是恢宏龐大的管風琴,只要一開動,厚重的低頻聲浪席卷而來.Centaur驅動出來的是受到高度控制的低頻聲浪,雄渾厚實的管風琴彷佛帶著氣流迎面而來.REF CD9/REF 10從前端送來了寬闊、深邃的音場,讓千人交響的龐大場面,顯得井然有序,當音樂沉潛下來,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開始吟唱,演唱者的位置清晰又活生.用這樣的系統,您可以放膽用大音量聆聽,彷佛坐在音樂廳最好的位置,龐大的音樂有如海浪一般,把思緒卷入馬勒生死救贖的宇宙當中.馬勒說:「一首交響曲就是一個世界.」REF CD9/REF 10則用細膩的手法,呈現龐大寬廣的交響世界.
這套系統聽下來,說實在的,我已經有些搞不清楚,究竟我是在聽REF CD9/REF 10,還是Centaur驅動Consequence UE?但有一件事情我很確定,日月整治Consequence UE越整治越好,要知道,REF CD9/REF 10就算能夠呈現豐富的細節(jié),可是要能把音場定位弄出來,擺位的功夫不能省.這次REF CD9/REF 10打變化球搭配Constellation,搭配變化巧妙存乎一心,讓我們和音樂現場的距離更接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