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日,《首都劇院聯(lián)盟關(guān)于低價票補貼試點方案(試行)》在京城13家劇院的15個劇場開始試行。該政策對每場演出10%的低價票給予每張100元的補貼。試點第一年,共補貼低價票演出465場,補貼低價票51262張,補貼總金額5356774元。這套方案就像是一根杠桿,撬動了被“高價”包圍的京城演出市場。
經(jīng)過2012年的試運行,2013年市文化局對該方案做出調(diào)整,不僅將覆蓋劇場增加到23個,同時還將低價票設(shè)置標準提高到了30%,對演出主體實行階梯式補貼方法。另外,大型歌劇、舞劇、交響樂等成本投入比較高的演出,每張低價票補貼增加到200元,讓更多高雅演出進入低價票行列。全年共計補貼演出793場,補貼低價票105762張,補貼總金額13320700元。
觀眾:買演出票不用再咬牙
這兩天,國家大劇院自制歌劇《游吟詩人》正在上演。沙先生和妻子買的是三樓的票,雖然位置不算太好,但他們感覺很幸福,“要知道,以往這種高水準演出,這個位置的票怎么也得賣280元,現(xiàn)在只要100元就能買到。”沙先生說,過去大劇院也有低價票,但要想搶到卻并不容易,因為工作繁忙,他經(jīng)常只能咬牙買價格比較貴的票。自從有了低價票補貼政策,不少演出都提供了大量低價票,這讓沙先生很開心:“票價便宜了,我們也可以多看幾場了。”
國家大劇院演出部副部長江海說,這正是低價票補貼方案給觀眾帶來的福利。從低價票補貼方案出臺后,大劇院就設(shè)置了更多低價票;2013年,對歌劇、舞劇、交響樂的低價票補貼得到提升,再一次讓國家大劇院的低價演出票數(shù)量大大增加。據(jù)統(tǒng)計,去年大劇院共有151場演出獲得補貼,占到歌劇院和音樂廳全年演出的36%,其中包含音樂會97場,自制大型歌劇38場,大型舞蹈16場,共推出低價票3.1萬張。
劇場:辦高雅演出更有底氣
去年是天橋劇場建成六十周年,對于這座歷史悠久的劇場來說,低價票補貼方案就是一份最好的生日禮物!耙皇怯械蛢r票補貼墊底,我們是不敢舉辦首屆中國芭蕾國際演出季這樣的大型活動為天橋劇場慶生!碧鞓騽隹偨(jīng)理劉經(jīng)緯說。
劉經(jīng)緯介紹說,芭蕾舞是陽春白雪的高雅演出,組織國內(nèi)外名團來京演出更是要花大價錢,“如果只靠我們劇場自己的力量是很難承受的!碑敃r,他們向市文化局尋求幫助,對方通過低價票補貼的形式,有力地支持了這次活動的大部分場次。“像世界名團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天鵝湖》,只要50塊錢就能看到,這在以往是很難想象的。”劉經(jīng)緯說,低價票的推出不僅支持了劇場經(jīng)營,還讓“高冷”的芭蕾舞變得平易近人,由于低價票吸引來大量觀眾,整個活動的影響力也大為增加。
中山公園音樂堂負責人徐堅也發(fā)現(xiàn),低價票補貼讓許多高雅音樂演出都多了些底氣。據(jù)她介紹,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這樣的高雅音樂演出團體,現(xiàn)在每次來音樂堂演出前都會打聽,“我們能享受低價票補貼嗎?”得到了補貼的實惠,樂團在演出時也少了票房銷售的壓力,在演出安排上也比以往更加有積極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