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聊天、小游戲全車廂都在“滑手機”
“地鐵里擠得密不透風,把昨天更新的美劇都看完了還沒到站,抬頭一看,全車人都在低頭滑手機!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可以忽略擠地鐵的難受……可惜一只手吊著扶手的我不能玩游戲,閉上眼睛聽聽歌得了,希望地鐵再快一點!币粋普通的工作日早上,在人民廣場附近一家公司從事財務(wù)工作的職工小方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發(fā)了這樣一段文字,并配上“抓狂”的表情。
看影視劇、聽音樂、刷微博、玩游戲、聊天……有娛樂功能強大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在手,上下班高峰時間的地鐵再擁擠似乎也不影響“低頭族”玩手機時的專心。不過,在同樣是“低頭族”的小方看來,玩手機只是一個為了“轉(zhuǎn)移注意力”的無奈選擇。
自去年6月份畢業(yè)并開始工作后,小方便加入了地鐵通勤大軍,由于這段路是通勤時段人流最為密集的地鐵線路,擠地鐵成了一件令他頭痛的事。為了讓通勤路上的時間過得快一點,小方在手機上做了不少“功課”:“每天晚上回去后把當天更新的美劇下載到手機上,還要忍著不能提前看;又下了幾款不用費腦子的小游戲,玩膩了就換;本來還下了兩部英文的有聲小說,不過在地鐵上一點也聽不進去,還是以娛樂為主比較容易打發(fā)時間。說實話,有時地鐵上站都站不穩(wěn)還要托著手機低頭看,其實挺累的,眼睛也不舒服。但一從手機的世界回到現(xiàn)實,摩肩接踵的人、地鐵行駛的噪聲、各種食物的味道就馬上全向你撲過來。還不如低頭看手機,多少能轉(zhuǎn)移一下注意力!
戴上高價耳機“假裝自己不在地鐵上”
如果不是因為每天上下班單程要乘坐40分鐘的地鐵和15分鐘的公交,從事文字工作的白領(lǐng)周盈可能不是一個會花兩千多元買頭戴式耳機的“發(fā)燒友”。而現(xiàn)在,這只耳機儼然已經(jīng)成了她通勤路上不可或缺的“地鐵神器”。
“上下班高峰時段的地鐵簡直就是噩夢,為了緩解那種難受也只能刷刷微博、玩玩游戲什么的,但這些根本不能把自己跟周圍的環(huán)境隔離開,每天心情最壞的時候就是擠地鐵!币淮卧谵k公室的吐槽后,有同事向周盈展示了一款“造型很酷”的頭戴式耳機,短暫的試戴后,周盈便決定用它來代替手機,理由是:戴上它聽音樂會有與世隔絕的效果。
盡管入手這款耳機花去了周盈半個月的工資,她卻覺得通勤路上的時間愜意多了:“因為頭戴式耳機本身就比入耳式的對耳朵傷害小,尤其是在地鐵聲音特別嘈雜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把耳機音量調(diào)大,這樣對聽力損害很大,F(xiàn)在這個耳機不僅音質(zhì)好,還可以自動降噪,地鐵上人多的時候戴著它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真的好像可以假裝自己不在地鐵上一樣!”
電紙書隨時“充電”
通勤路上不忘“學霸本色”
“人們在乘坐地鐵或公共汽車時干什么,就基本可以看出他在其他時間做什么!痹趶氖略O(shè)計工作的杜先生看來,許多上班族在地鐵、公交上熱衷玩游戲、追劇這些小娛樂,并非只是用來緩解壓力、打發(fā)通勤時間的,而是平時生活習慣的一種延續(xù)。
說起來,杜先生在地鐵上也是一名“低頭族”,不過是低頭讀電紙書。而他的書單也不都與工作相關(guān),人物傳記、科幻小說、文藝理論等都是他的“菜”!安皇钦f太無聊了才在地鐵上看書,只是因為平時有空就在看,順手拿出來罷了。習慣之后,看書就不需要特別挑選時間和地點了,積累得多了會很有成就感。”
今年年初,這位“學霸”有了新計劃:考心理咨詢師證書。于是杜先生近來也開始利用通勤時間看一些專業(yè)相關(guān)的資料。在他看來,漫長通勤時間可以隨便“打發(fā)”,也可以讓它變得寶貴:“我覺得在地鐵上效率反而更高,一是時間足夠長,空間封閉;二是本來就想逃避擠地鐵的難受,會逼著自己更專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