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劇場納入觀眾視線,主要歸功于北京市劇院運營服務平臺項目。不同于以往其他政府扶持手段的是,劇院平臺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和盤活了全市的劇場以及文藝院團的資源——政府出資作為種子資金,以零場租或低場租的方式支持文藝院團演出,并且首次嘗試引進專業(yè)運營公司——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中標運營單位,充分發(fā)揮專業(yè)演出運營公司的專長,為實現(xiàn)劇目可持續(xù)的良性運轉,深入進行演出劇場和市場銷售調查,通過整體宣傳營銷和實行惠民票價,吸引更多老百姓走進劇場,為北京演出市場再添了一把火!睅孜粯I(yè)界資深人士同記者一同交談時分析說。
2015年11月3日正式啟動的北京市劇院運營服務平臺,從去年12月8日至今年1月31日試運營期間,在北京劇院、中國評劇大劇院、北京青年劇場、天橋藝術中心等11個劇場推出京津冀地區(qū)25臺劇目50場演出,涵蓋戲曲、話劇、兒童劇、音樂會、舞劇等,100元以下的低價票超過可售票數(shù)的30%,平均上座率已達到83%,觀眾反響十分熱烈。
劇目:彰顯國內(nèi)演出創(chuàng)作水平
據(jù)介紹,劇院運營服務平臺展演的25臺劇目是從106臺候選劇目中精選而出的,包括兩家國家級藝術院團的3臺劇目,北京市屬7家國有文藝院團的9臺劇目,北京9家民營演藝機構的11臺劇目,天津市、河北省各1臺劇目。其中,戲曲12部、話劇6部、兒童劇3部、音樂會2臺、舞劇及音樂劇各1部。劇目注重藝術質量,榮獲“第九屆全國戲劇文化獎劇目大獎”的河北梆子《北國佳人》,榮獲“中國戲曲現(xiàn)代戲突出貢獻獎”的經(jīng)典評劇《楊三姐告狀》,受到市場好評的大型原創(chuàng)評劇《母親》,頗受市場關注的話劇《北京法源寺》、《牌坊》、《戲臺》等都被選入其中。
參與平臺展演劇目評審的戲劇評論家解璽璋說,選出來的劇目基本表現(xiàn)了目前國內(nèi)演出的創(chuàng)作水平。
看了2/3展演劇目的評審專家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姜彤林評價現(xiàn)場演出說,評劇《母親》和河北梆子《北國佳人》這兩臺新編戲越來越成熟;話劇《北京法源寺》略帶諧趣的政論體風格頗有個性;第十七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得主趙成珍獨奏音樂會,顯示出高超的演奏技巧和聽覺張力;重新整合后的東方歌舞團以一臺大型環(huán)球情景秀《東方之愛》重回觀眾視野,氣場強大,魅力十足;北派豫劇已10多年未進京城,邯鄲市東風劇團的豫劇《桃花庵》演出現(xiàn)場涌入大批河南、河北戲迷,氣氛熱烈……
觀眾:期待低票價好劇目
幾天前,許連明買了3張?zhí)旖蛉嗣袼囆g劇院話劇《原野》的演出票,每張票只花了40元,他和老伴帶著外孫女一起高高興興地去北京劇院看演出。許先生是戲劇愛好者,曾在首都劇場看過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話劇《原野》。他說,兩個版本風格雖不太一樣,但都挺好,都很愛看。
“很多演出形式都喜歡,梅蘭芳大劇院、長安大戲院等劇場都去看過演出,平均一個月要看兩場。但票價超過100元,我就舍不得買了!痹S先生坦言。他家住望京,認為北京北部居民多、劇場少,建議相關部門酌情加以解決。
閆梅花了幾十元買了評劇《楊三姐告狀》的票,她說:“票價挺便宜,演出很精彩。扮演楊母、廳長等角色的演員演得太好了,一出場就是碰頭彩,惟妙惟肖,劇場效果很不錯!彼硎,如果有時間,還想買票去看北京曲劇團的曲劇。
觀眾李先生說,在什么劇場看演出他并不在意,關鍵是看什么演出,品質和票價如何。
負責劇院運營服務平臺運營的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現(xiàn)場觀眾調查統(tǒng)計顯示,相當多的觀眾能接受的演出票價是100元以內(nèi)。觀眾劉曉賓更提出,希望演出票價最好在20元至40元。
“雖然劇院運營服務平臺有低票價政策,但是好戲一開票就都賣光了,沒有買到票有點可惜,希望今后劇院平臺還有好戲,最好在開票之前就能看到宣傳,可以為買票做準備!蓖跖拷ㄗh。
“老百姓期待看便宜戲,但并不意味著愿意看品質低的演出。”姜女士道出了很多觀眾的心理需求。
擴大范圍實現(xiàn)多方利好
“北京兒童藝術劇院是轉制院團,既追求藝術品質和社會效益,又注重演出收入和經(jīng)濟效益。我們制作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原創(chuàng)作品,很難再花經(jīng)費去宣傳,因為沒有自己的劇場,場租高,演出很難。劇院運營服務平臺幫助我們宣傳營銷,在場租上給予很大幫助,我們在演出費上得到了實惠。”北京兒童藝術劇院院長董寧說,希望劇院運營服務平臺對精品劇目再加大扶持力度,讓好劇目多演出。
北京劇院是個綜合性劇院,這幾年經(jīng)營定位逐漸從接待會議等轉向經(jīng)營演出。北京劇院劇場部經(jīng)理王躍林說,劇場與藝術院團的信息交流,不如電影相關方面的溝通好,劇場想演出好劇目不那么容易。去年該劇院加入北京市文化局成立的劇院運營服務平臺后,與更多的藝術院團加強了聯(lián)系。
“劇院運營服務平臺推出了占總劇目一半的戲曲演出,北京劇院也想借此試一下地方戲曲在周邊觀眾中的市場熱度如何。這次中國評劇院在這里演出了《楊三姐告狀》,市場效果不錯,票價低,而觀眾的滿意度很高,一些觀眾還在問還有沒有這樣的實惠演出。今年北京劇院還愿意與劇院運營服務平臺繼續(xù)合作!蓖踯S林表示。
道略演藝產(chǎn)業(yè)研究中心咨詢總監(jiān)毛修炳說,劇院運營服務平臺能使多方利好,一些不太使用的劇場被使用起來;百姓真正享受到低票價實惠;劇團可以多演出,促進了舞臺作品的藝術生產(chǎn)和劇團發(fā)展。而要實現(xiàn)上述的多方利好,關鍵是選取好劇目并宣傳到位,因為只有好劇目才能吸引觀眾買票,但好演出、低票價,一定要讓消費者充分了解信息。
“劇院運營服務平臺力求滿足百姓的觀演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照顧到了北京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觀眾!苯空f,希望這個平臺的演出劇目再多一點,演出場所也分布再廣一些。
姜彤林等人建議,下一步劇院運營服務平臺不要局限于京津冀范疇,把全國范圍內(nèi)的好戲尤其是各劇種各院團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劇目展現(xiàn)在首都舞臺上。
劇院運營服務平臺的運營方——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總經(jīng)理鄭穎表示,春節(jié)后,劇院運營服務平臺將擴大體量,擬推出200場演出,并將拿出一定比例提供給京津冀及全國的優(yōu)秀劇目,使該服務平臺成為全國文化試點的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