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院最好是獨立的房間組建專業(yè)影音室,但是畢竟很多人住房面積有限,一線城市寸土寸金,選擇客廳這個全家人起居生活的空間做為影院環(huán)境也是不得已,我們只能做出一些妥協(xié)。而這種情況就是國內(nèi)的一般情況,所以客廳影院將會越來越流行,總結(jié)起來就是客廳影院大有可為!
獨立影音室很完美
曾幾何時,先富起來的人們,率先把新居裝修得跟五星級酒店似的,幾乎成了一股潮流。后來,也是他們率先發(fā)現(xiàn),把家裝修成酒店,反而沒了“家的感覺”,還不如直接去住酒店。于是,家裝才逐漸發(fā)展出各種各樣的風格。
最近,把地下室或者大房間做成獨立的影音室,裝修得跟真的電影院一樣,也成了一股潮流。地下室常年不見陽光,四周密不透風,最能符合影院的兩大要素:全黑、隔音,這是獲得完美電影觀賞體驗的前提,也是為什么人們會那么喜歡電影的原因——看電影能獲得和旅游相似的感覺。
走進影院,燈一關(guān),就進入了另一個時空,現(xiàn)實中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可能或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都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您面前。掙脫現(xiàn)實生活束縛的渴望,內(nèi)心深處愛的沖動與激情,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的情感宣泄,都可以在一部電影短短兩三個小時的時空旅程中,凝聚、共鳴、沉思、爆發(fā)……
獨立影音室、特別是地下室的家庭影院,確實更能讓人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如果把影像和聲音都做到HIFI高保真,就能忠實還原影片的真實情感,讓每一次電影時空之旅,都賞心悅目、蕩氣回腸。
一是地方不但要夠大,而且要夠高。
空間越小越難開大聲,如果達不到影院的標準聲壓級,那觀影感受就會大打折扣。面積夠大不難,別墅的地下室通常都有30 平米左右。但夠高就很難,地下室層高通常只有2 米左右,即使按“車庫最小凈高應滿足2.2 米”的國家標準再加20 公分,也就是2.4 米,完成影院裝修后,還是會讓人感覺壓抑,特別是在常年不見陽光的地下,更是如此。
二是務必要解決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問題。
防水、防潮濕,特別是華南地區(qū)的梅雨天,絕對是影音器材的殺手。防鼠防白蟻,人家可不管你的聲學材料和設(shè)備線材有多貴,該咬照咬該吃照吃。
生態(tài)環(huán)境還包括通風與日照。如何讓陽光照到地下室,是個難題。即使搞不定陽光,最起碼也要搞好通風。完美的影院,必須要有完美的通風系統(tǒng),既要高效又要靜音,最好加上空氣凈化。嗯,請準備金幣。
三是一定要在影院里裝一個門鈴。
記得某晚幫好友調(diào)試地下室家庭影院,搞完已十點多,要趕快回家睡覺,到了停車場才發(fā)現(xiàn)拉了東西,于是回頭去拿。按門鈴,沒人應。打手機,沒人接。翻墻進他的院子,被他兩只狗狂吼,沒人理。想想,哦,兄弟可能正在享受剛調(diào)好的影院,于是跑到停車場,把鐵閘門砸得震天響,也還是沒用。折騰了半小時,只有放棄,心里暗罵:這隔音也做得太TM 好了。
客廳影院才是主流
空間越小越難開大音量,客廳空間最大,更容易達到標準音量;家庭影院,首先是家庭,然后才是影院,客廳更有“家的感覺”。
中產(chǎn)家庭,客廳加上飯廳通常都有三四十平方米(稱為聲學面積),乘以2.8 米的層高,就是100 立方米左右,比30 平方× 高2.4 米地下室的72 立方米,大出約四成空間。雖然實際聆聽的空間只有十幾二十平方,但容納聲音的空間更大,音量就可以開得更大,駐波等聲學問題也相對會少一些、容易解決一些。
當然,客廳不可能像獨立影音室那樣做到全黑,因為即便你用厚厚的遮光窗簾擋住外面的光,投影機發(fā)出的光也會通過銀幕和墻面的反射,稍微照亮器材和家具。獨立影音室都會采用暗色、不反光的墻身材料,盡量減低反射光的影響,客廳顯然不可以。
但是,以我的親身經(jīng)驗,客廳的觀影感受,并不會因為環(huán)境不夠全黑而受到影響。因為即使是電影院,放映燈同樣會照亮前排觀眾和座椅。而獨立影音室,也要把四周全都裝修成灰黑色,才能實現(xiàn)全黑的放映效果。
相對而言,我更喜歡在陽光可以照進、平常通風良好、溫馨有“家的感覺”的客廳看電影。所以,我是“客廳黨”的鐵桿支持者。家庭影院,就是一個人,或者兩夫妻,最多三五知己,一起分享和感悟電影的地方。首先是家庭,然后才是影院。而客廳,不但空間最大,而且私密性最低,無論是看電影,還是聽音樂,都是一個家里最最合適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