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行業(yè)洗牌后,存活下來的私人影院究竟能提供怎樣不同的體驗又能黏住多少消費者?
一間包廂、一塊銀幕,沒有大影院的擁擠嘈雜,卻有著媲美大影院的影音效果!案C”在包廂的沙發(fā)里,點播自己喜愛的電影……一段時間以來,這種以主打“私人定制”觀影體驗的私人影院在悄然興起,在這里,既有電影院的體驗,也兼顧了“私密”的需求,逐漸成為人們享受私密空間的一種選擇。
人們在看重私人影院“私享”的同時,更注重的是其是否和自己處在一個格調上。這種個性文化的強勢,使得很多人對于私人影院的“定制化”歡喜倍至、趨之若鶩。
私人影院最初在中國南方興起,在上海、長沙、成都等地都受到年輕人熱捧。2015年初私人影院伴隨著問題興起至今,經過行業(yè)洗牌后,存活下來的私人影院究竟能提供怎樣不同的體驗又能黏住多少消費者?
受年輕消費者追捧 “私密性”成賣點
邀幾位親朋好友同看電影,或是恩愛情侶結伴窩在柔軟的沙發(fā)里,在私密溫馨的環(huán)境里,隨意點播心儀的電影,這是時下悄悄流行的私人影院所擁有的優(yōu)勢。“空間比較私密,環(huán)境比較安靜,電影比較新、種類多。”在團購消費后不少網友這樣評論“私人電影院”。
記者在“大眾點評”APP上搜索北京的私人影院,相關影院有數百家。這些私人影院多數將消費群體定為“以學生為主的年輕人、上班族”,影院雖然大小、風格各有不同,但大多選址在學;蛘呱倘Ω浇,且多“隱蔽”于商住樓、小區(qū)地下室和寫字樓里!澳贻p人不講排場,講私密,圖方便。對店家而言,這樣還能壓低租金成本!痹洀氖滤饺擞霸盒袠I(yè)的大藈告訴《商學院》記者。
影院行業(yè)資深觀察員卓辰介紹,私人影院最早發(fā)展雛形在中國臺灣,在中國臺灣電影院正值發(fā)展初期,由于每天播放的電影和內容有限,達不到許多年輕人觀看的量級。所以部分商人看到商機,在中國臺灣被稱為“MTV”。隨后引入大陸,發(fā)展成了一時風起的錄像廳。
“私人影院是一種新興產業(yè),是電影院線的互補,是一種新式的消費娛樂方式!弊砍奖硎。
“在這里看比較有感覺!痹谀炒髮W讀英語專業(yè)的小張是電影愛好者,前段時間被室友帶來看過一次后,就立即辦了會員卡,“故事片在電腦上看就行,但有些大片特效棒,電影院早就下檔了,想感受效果就可以在私人影院看!
另外,包廂的相對私密性,也受到不少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情侶和年輕媽媽的歡迎!拔壹液⒆6歲多,以前在電影院看電影,有時嚷嚷起來吵到別人,會很不好意思,帶他來這里,怎么吵鬧也沒事,孩子還能玩得盡興!眲⑴坑X得唯一可惜的,就是這里沒有電影院同步上檔的新片。
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郭斌看來,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滲透,體驗經濟的場景也在不斷強化。這其中主要依賴于兩點,分別是:時代性和個性化。隨著越來越多的90后消費者成為消費主力,他們與70后、80后消費者的消費觀點存在很大差異。對于體驗價值敏感、更愿意付出、對價格的敏感程度會下降。
不過,也有一些消費者對私人影院并不看好!翱措娪熬褪菫榱丝葱缕,私人影院只有老片,還不如在電腦上看,花那個冤枉錢干嗎?”有部分消費者覺得,私人影院只是一時出現的新鮮事物,能否持久生存還有待市場檢驗。
私人影院搶食傳統(tǒng)院線?
個性化定制,因馮小剛的電影《私人訂制》更加風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節(jié)奏加快迫使越來越多的人休息時間越來越少,去電影院欣賞影片成為了一種奢侈,私人家庭影院的出現給這些忙碌的人們帶來一點閑暇娛樂的時光,而私人影院做為個性化定制的一種,正逐步成為一個新的消費熱點。
記者走訪了解到,最明顯的不同首先是影片。電影院的影片都是院線新片,但記者走訪的五六家私人影院,都沒有與院線同步的影片,最新的幾部也是影院下檔了半個月左右的,但類型比較齊全。
郭斌指出,“因為版權的問題,在私人影院不可能有院線當下的新電影,大都是下線的電影,所以說大部分顧客來消費并不是為看電影而來,他們更看重的是這個環(huán)境給他們帶來的休閑享受。所以說,私人影院的誕生也不全是因為電影,因為它的賣點,可能更多的是時間、體驗、社交,而不只是電影。”
記者來到北京西直門附近的一家私人影院,店主熱情地讓記者在平板電腦上選片,還推薦店內海報上的幾部影片,都是近兩年出品、口碑較好的影片。最后,記者選了一部外國喜劇片,進入小包廂,打開投影儀,屏幕顯示與平板電腦頁面相同。
房間內關了燈,坐在雙人座的皮沙發(fā)上,一旁是茶幾。房間里,音響聲音渾厚,整個人被籠罩在觀影環(huán)境中,以前在影院觀影不太關注的背景音樂、環(huán)境聲音也被放大。
“看電影講究氛圍,尤其音響設備、銀幕,像看3D影片,眼鏡也很重要!钡曛鞲嬖V《商學院》記者,雖然私人影院沒有電影院銀幕大,但設備配置還不錯,“我們還有個VIP廳,是全景聲效廳,觀影效果更好,不過那個廳設備也最貴,一個小時198元,一般只有相對專業(yè)的人士才會選擇!
記者在探訪中發(fā)現,除了中規(guī)中矩的私人影院外,以足療養(yǎng)生為主題的影吧也受到很大程度的歡迎,記者在奇境主題養(yǎng)生吧三里屯店的前臺竟發(fā)現排隊現象。
卓辰表示,影院式足浴經過市場驗證,就是用“超過120寸的大屏體驗+豐富互聯(lián)網娛樂化內容”打動消費者。影院式足浴未來將會影響傳統(tǒng)足浴市場,而國家相關政策,則有意將足浴、KTV等傳統(tǒng)行業(yè)納入泛娛樂文化傳播場所。那些優(yōu)先進行改造、以內容、體驗方式去打動“新一代”的主流消費群體的影院式足浴,會嘗到優(yōu)先改革、創(chuàng)新帶來的“甜蜜蛋糕”。
行業(yè)競爭激烈 監(jiān)管需加強
小樓是個私人影院發(fā)燒友,兩年時間他去過大大小小數十家私人影院。 他告訴記者,溫馨是溫馨,體驗也特別好,但價格是個“挑戰(zhàn)”。
記者對比發(fā)現,一間能容納1~3人的包廂,價格在99元~180元不等。而傳統(tǒng)院線在電商大潮的裹挾之下,特價票已經能維持在20元左右的水平,而通過各類訂票APP購票,人均消費也就25元上下,而私人影院的人均消費價格在40元~60元不等。
“價格高成為制約私人影院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痹诠罂磥,定制沒有足夠的流量就很難做到盈利。加上強調體驗感的話觀影成本要高、運營能力要高。
對于一些盈利能力弱的體驗場所,郭斌提出了他的解決方案,即把體驗經濟變成范圍經濟。比如將酒吧轉變成影院,在滿足聚會的需要的同時,也能從體驗場所中盈利。
在行業(yè)競爭上,私人影院除了要與傳統(tǒng)影院展開競爭的同時,還要面臨同類的私人影院競爭。有一些個人在公寓樓里開設的私人影城,由于需要前期大量的硬件資金投入,缺乏相關專業(yè)指導,成本回收周期長。五棵松商圈一家私人影院店主告訴記者:“自己的影院現階段仍以保本為主!
青檸影咖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鐘超告訴《商學院》記者,北京比較大的私人影院有艾米1895和云樂迪等等。不過他們的開店成本都比較高,云樂迪大概在400萬元左右,而艾米北京店投資近1000萬元,回本周期大,在現在國內消費疲軟的市場環(huán)境下,重資產投入風險還是比較大。
除了成本高、盈利難的問題外,版權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采訪中,當記者問道“這些片子的來源到底是何處?”大部分影院負責人都不愿過多談及,只是稱“有自己的渠道”。此外,大部分私人影院的從業(yè)者辦不到放映影片的資質,只是辦理了個體戶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由于避開了監(jiān)管方,不排除有些影院會違規(guī)傳播未獲播放許可的影視作品。
私人影院作為時下新鮮興起的事物,確實存在不少監(jiān)管空白。若是在取得正規(guī)版權的前提下,“私人影院”的興起,實際上是給一些進不了院線的小眾影片提供了發(fā)行與銷售的渠道。私人影院的產生,滿足了不同受眾電影選擇的多樣性。近些年來,我國每年的電影產量都有數百部之多,但真正能夠走進影院與觀眾見面的,只能占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私人電影的模式無疑是這些小眾電影的“最佳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