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 I對于音樂制作人來說太常見了,以致我們都不會因為它而思考一秒鐘。但是它其實遠遠不止把你的USB鍵盤插到筆記本那么簡單。這里我們介紹幾個你也許不知道的關于MIDI的故事。
1. 它可以通過許多種方式進行交換
也許你習慣了你的MIDI鍵盤通過USB連接或者通過MIDI線將你的舊工作站連接到MIDI接口里。但是,MIDI只是一套指令,它可以用開發(fā)者選擇的幾乎所有的通訊方式來進行連接——只不過需要有足夠多的人需要才有開發(fā)的價值。所以現(xiàn)在不少產品可以通過藍牙來發(fā)送和接受MIDI信號,現(xiàn)在Wi-Fi MIDI也可以在Mac OS X和Windows上通過安裝rtp( https://www.tobias-erichsen.de/software/rtpmidi.html)來實現(xiàn)。你甚至可以通過以太網(wǎng)來發(fā)送MIDI信息。
OS X里的網(wǎng)絡MIDI傳輸
2. 它可以用在音樂以外的地方
因為MIDI只是一套指令,它的作用并不僅限與觸發(fā)音樂里的聲音。簡單來說,MIDI是一系列的開關信息以及數(shù)據(jù)參數(shù)。因此,在演出里通過MIDI來控制燈光演出和顯示也是非常常見的。舉個例子,由于它的線性特性(根據(jù)時間線播放MIDI事件),這意味這它可以根據(jù)時間線控制燈光的開與關。
3. MIDI并不限于鍵盤
也許關于MIDI你的初步印象就會停留在鋼琴鍵盤上,沒錯,這確實還是最常見的MIDI樂器之一。但是MIDI實際上還可以用在很多別的樂器上。比如,常見的pad controllers、電鼓、和觸控設備。而且還有為吉他、貝斯、弦樂器甚至管樂器設計的MIDI拾音器。如果你想要嘗試MIDI,也許你可以在你的樂器上加上這些接口試試。
Roland GK-3, 一款為吉他設計的MIDI拾音器
4. 歷史
MIDI其實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縮寫,也就是樂器數(shù)字接口,它是由羅蘭的創(chuàng)始人Ikutaro Kakehashi在1981年提出的,在1983年一月,MIDI在NAMM Show上首次亮相。在2013年,MIDI的原始開發(fā)者Dave Smith和Ikutaro Kakehashi因為他們參與制作MIDI標準而獲得了技術格萊美獎(Technical Grammy Awards)。盡管MIDI標準在這么多年來已經(jīng)被擴展和修改過很多次,但是它的核心依然和當時保持著一致。
5. It’s not going anywhere
盡管自20世紀80年代一來,技術已經(jīng)有了長足的進步,作為所有軟件和硬件的連接方式,MIDI依然與音樂技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完全不需要擔心新老設備之間的連接問題。而且由于所有人都用得同一套標準,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好事。在今天軟件已經(jīng)比早期的MIDI硬件更加強力,但是我們也無法想想MIDI有一天會被取代。替代品比如OSC(Open Sound Control)確實存在,但是它們的通用性在今天遠遠不如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