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此要先正名,Marten從2007年開始就把原本的Marten Design改為Marten,Marten Design因為與別家公司「沖名」,所以早就不使用了。不過包括我在內(nèi),還是會錯誤的使用MartenDesign,今后要特別注意些。這家著名的喇叭公司掘起有點神奇,他家原本是作家具的,屬于家族公司,其中有一位LeifM?rtenOlofsson喜歡研究喇叭,據(jù)說在1998年創(chuàng)立Marten之前已經(jīng)默默研究了二十幾年,最后終于按耐不住創(chuàng)業(yè)的欲望,拖著一家子改行Hi End喇叭業(yè),由Jorgen Olofssen任CEO、Lars-Jerker Olofssen設計造型、Rolf Olofssen負責網(wǎng)路,全都是一家人。Leif就是每次臺灣音響展都會出現(xiàn)的那位,胖胖的,滿臉帶著笑容,親和力很高。1998年剛開始時,推出二音路喇叭Mingus,雖然是二音路而已,但是采用落地式,而且高音單體與中低音單體都采用Accuton(Thiel & Partner)陶瓷單體,相當亮眼。Accuton單體售價很貴,而Marten一開始就采用昂貴的單體,顯然是信心滿滿。隔年推出Miles,看起來就是多一個低音單體的Mingus。此后又推出Monks等,一直到2003年推出Coltrane,這才又讓大家睜大了眼睛。沒想到才過三年,到了2006年Marten就推出四件式ColtraneSupreme,更讓大家對Marten另眼相看。不過2008年卻開始推出平價的三角造型Form系列,2009年推出Coltrane Soprano,2010年推出Coltrane Momento,2011年推出Coltrane 2,2012年推出Django XL,2013年推出ColtraneTenor,2014年推出Coltrane Supreme 2,取代了四件式Supreme,2015年則推出Coltrane 3。至于其他Heritage系列等我就略而不提了。事實上目前Marten只有Coltrane、Heritage、Django與Form四種系列,一部M Amp擴大機(2011年推出),一張CD(2014年推出),這就是他家全部產(chǎn)品。從產(chǎn)品系列中,可以了解Coltrane系列就是他家的旗艦系列,也是吸睛產(chǎn)品,目前Coltrane系列還在線上的只有四型,包括旗艦Supreme 2、Momento、Coltrane 3,以及Tenor,其他都停產(chǎn)了行文至此,大家對Marten的產(chǎn)品發(fā)展已經(jīng)有簡單的概念,讓我們回頭來看Coltrane 3吧!Coltrane 3采用四單體三音路低音反射式設計,外觀模樣跟Coltrane Tenor神似。假若您以為Coltrane 3是Coltrane Tenor的進階版,那就錯了,它是旗艦Supreme2的技術下放。Coltrane Tenor一支凈重39公斤,而Coltrane 3一支凈重卻高達95公斤,二者相差二倍不止。這么重的重量哪裡來呢?箱體大一點,其他作法差很多,重量就是這樣來的。如果從正面看,Coltrane 3并不會讓人有大箱體的感覺,的確,它的正面看寬度只有395mm,可是,如果從側(cè)面看,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Coltrane相當巨大,因為深度達到640mm。至于高度,它并不算高,只有1,220mm,而且還稍微往后仰。老實說,這樣的箱體也不大啊,怎么會那么重呢?其實,光是面板就很重了,Coltrane 3的面板是以內(nèi)外二層實木中間夾一片厚厚的鋁合金制成,總厚度68mm,所以面板的重量不輕。再加上四個單體的重量也相當可觀,還有內(nèi)部的補強措施,加起來就有95公斤了。至于側(cè)面箱體,Coltrane 3的箱體是用碳纖維開模做出來的,那是一體的,厚度25mm,線條非常優(yōu)美,成本肯定很高。碳纖維的重量比木料輕多了,但是抗振能力好過幾倍。我記得,Marten第一對使用碳纖維箱體的型號是Coltrane,時間大概是在2003年。那個箱體應該說是用碳纖維布與Kevlar布在一個模子中一層層貼出來的。
Coltrane 3的造型與別家不同,箱體稍微往后傾斜,面板是向上縮的橢圓形,以鋁合金、實木三明治結構做成,側(cè)面更特別,那是以碳纖維開模制成的船形箱體。Coltrane 3用一個1吋鉆石高音單體,一個7吋陶瓷中音單體,二個10吋鋁合金三明治低音單體。高音單體安裝在一片金屬板上,與中音單體非常接近,但振動不會相互傳遞,二個低音單體看起來好像是凸起來的保護罩。這四個單體都是Marten 與德國Accuton合作研發(fā)的Cell單體。Cell Concept單體2014年最早用在Supreme 2身上,到底什么是Cell Concept技術呢?這是Accuton在2012年所發(fā)展出來的新單體,它代表的意義是:一、高音單體與中音單體的發(fā)聲中心點是一致的,獲得最佳的時間相位一致性。二、低音單體的凸盆有非常完美的活塞運動,甚至接近凸盆共振點時也能保持。三、獨特的聲學隔離夾緊結構,可以將單體更快更容易安裝在圓孔內(nèi)。四、單體外徑更小。五、即使在大功率輸入時,失真仍然很低。六、高次諧波時能夠保持穩(wěn)定的衰減。七、超頻寬。Coltrane 3的Cell鉆石高音單體與陶瓷中音單體看起來好像跟Accuton早先產(chǎn)品一樣,但內(nèi)涵其實已經(jīng)大為精進。至于那個10吋低音單體更特殊,它不是錐盆,而是凸盆,以鋁合金三明治振膜制成,表面涂成深灰色,透露出與眾不同的氣質(zhì)。其實,陶瓷單體并非小孩子捏陶的那種「陶瓷」,而是氧化鋁,它的厚度非常薄,用在中音單體上的這層氧化鋁只有0.15mm,用在高音單體上的氧化鋁厚度更是薄到0.05mm。陶瓷振膜非常輕非常硬,但也非常脆弱,所以千萬不要去戳它。這種氧化鋁的陶瓷單體是Backes & Müller喇叭廠前設計師Bernhard Thiel所研發(fā)出來的,并且在1984年創(chuàng)立Accuton,專門生產(chǎn)陶瓷振膜單體與鉆石振膜單體。而凸盆低音單體最早出現(xiàn)在ColtraneTenor身上(白色凸盆振膜),后來用在Supreme 2,現(xiàn)在也用在Coltrane 3身上(深灰色凸盆振膜)。Marten的官網(wǎng)說,Coltrane 3奇次諧波失真幾乎量測不出來,只有少數(shù)偶次諧波,所以喇叭的諧波失真非常低。到底這么低的諧波失真是怎么做到的?除了Cell單體的功勞之外,Coltrane 3采用一階分音(每八度衰減6dB)濾波網(wǎng)路也是原因。難道是因為所使用的分音器被動元件最少,所以才獲得那么低的諧波失真嗎?不是!是因為Coltrane 3的一階分音網(wǎng)路上用了大量的補償網(wǎng)路,才獲得那么低的諧波失真。我相信很多人聽到這樣的講法一定感到不可思議,使用越多的被動元件(電感、電容、電阻)不是會產(chǎn)生更大的失真嗎?Leif說Coltrane 3的分音器雖然是一階分音,但卻采用多達六十幾個被動元件,這么多的元件已經(jīng)超過一般四階分音所用的元件數(shù)量。Coltrane 3的箱內(nèi)配線采用瑞典JormaDesign的Prime(次頂級,頂級是Statement),即使是Prime,成本也夠高了。他們這幾家瑞典音響公司相互幫襯,藉此擴大市場知名度。跟其他型號一樣,Coltrane3采用雙喇叭線端子,還有三段低頻量感調(diào)整,原廠附有跳線,也可用頂級的JormaPrime跳線。當然,腳釘角墊一定是用美國BlackDiamond Racing的產(chǎn)品。很多人看到BDR的產(chǎn)品,以為沒有什么,不就是一塊黑黑的東西,其實制造工序非常復雜,所以成本昂貴。那些塊狀或圓餅狀或三角錐的碳纖維制品是用一層層非常薄的碳纖維布(只有頭髮的幾分之一厚度)一層層披上去制成的,成形之后最外層再用透明的環(huán)氧樹脂類材料封起來,看起來亮晶晶的。這種碳纖維作法不僅夠硬,而且內(nèi)部阻尼夠,對于抑制振動非常有效。所以BDR產(chǎn)品外觀看起來一點都不亮眼,但效果卻非常好。Coltrane 3的底部腳架設計得很好,寬度突出于箱體之外,可裝上輪子或腳釘,這種寬出箱體的腳座設計有如保時捷跑車的輪子外凸于車體,底盤扎實穩(wěn)固。原廠裝箱時用飛機箱,底下裝好輪子,拆箱時只要將Coltrane 3推出來就好。等喇叭擺位完全確定之后,才把輪子拆下,改裝固定的腳釘。對了,Coltrane3的低音反射孔就安置在箱體底下朝下發(fā)射,孔徑很大,腳架與地板之間的空隙就是讓氣流洩出之處。聆聽Coltrane 3的場地在我家開放是大空間,搭配的擴大機有直入Audio Valve Baldur 70(管機,每聲道70瓦)、Pass Labs INT-60(高偏壓AB類,每聲道60瓦)、Esoteric C1前級與S1后級(每聲道150瓦),還有售價上千萬的AudioNote M10 Signature前級搭Ongaku Kensei(211管機,每聲道18瓦)數(shù)位訊源一律使用COSD1 Pre+DAC,CD轉(zhuǎn)盤則以以CH Precision D1SACD唱盤充當,除了CD之外還聽高解析音樂檔。在此要提醒讀者們,我用的COS D1雖然說是Pre,但內(nèi)部并沒有前級放大線路,所謂前級只是做一個緩衝級,也就是沒有電壓增益。不過,它的音量控制系統(tǒng)做得非常好,是以開關晶片(每聲道8個)加上Dale穿孔電阻組成R2R音量控制器,而非一般采用DAC裡面所附的音量控制功能,或者使用音量控制晶片;蛟S您會奇怪,Coltrane 3的靈敏度88dB(2.83V/1m),Esoteric S1后級驅(qū)動它當然沒問題,但Audio Valve Baldur 70每聲道只有70瓦,而且是從D1直入,沒有加上前級放大,這樣能推得動Coltrane 3嗎?別擔心,一點問題都沒有。而用Pass Labs INT 60綜合擴大機聽時,音量竟然也是足夠的,腳踩大鼓聽起來不會虛虛的。至于Audio Note Ongaku Kensei每聲道只有18瓦,別開玩笑了吧?在此我要更讓您吃驚,我用COS D1直入它時,聽古典音樂的音量要開到將近最大,而聽流行音樂(尤其臺灣錄制者)時,D1的音量不必開到最大,就已經(jīng)夠大聲了。如果加上M10 Signature前級,前級的音量只要開到11-12點鐘左右就達到平常我聽音樂的音量,而且聲音飽滿扎實,重量感實體感俱佳,不是虛虛的那種。有關Ongaku Kensei這18瓦的「神力」,我在寫Audio Note評論時會仔細描述,請耐心等待。
Esoteric C1+S1飽滿沉穩(wěn),聽起來力量比Audio Valve強上很多,扎實感也提升至少二倍。人聲嗓音形體更龐大些,樂器線條刻畫更深,整體重量感更重。很明顯的Audio Valve是房車級引擎,Esoteric是跑車級引擎,二者咆哮起來的震撼力是完全不同的,我這樣說您就可以體會了。在Esoteric這套前后級的驅(qū)動下,Coltrane 3的音樂規(guī)模感也大了很多。Coltrane 3采用Accuton最新的Cell單體,鉆石高音單體與陶瓷中音單體靠得很近,底下二個凸盆的鋁合金三明治低音單體。這四套擴大機中,我認為用COS D1直入Audio Valve Baldur 70時,最接近Coltrane 3的原汁原味,不僅是理論上沒有經(jīng)過前級,而是跟其他三套相比,聲音最中性也最美,而且高、中、低頻段的量感最平衡。不過,假若您想聽到的是更有勁或更有味道的聲音,則Audio Valve Baldur 70不如其他三套。而用Pass Labs INT-60聽巴奈的「泥娃娃」時,聲音寬松甜美清爽,人聲寬松,吉他寬松,鈸也寬松,而且?guī)е奶鹞。也可以明顯的聽出低頻段比較沒有那么扎實,重量感也比較輕,樂器與人聲的密度沒有那么高。聽「Tnago Tango」那張CD時,我聽到的是又甜又有光澤又有彈性又寬松的美聲,而且軟柔又委婉,油光水滑又帶著適當?shù)牟料屹|(zhì)感,弦樂的合音特別美,一點都不會乾澀刺耳或緊繃,其實這又甜又有光澤又有彈性又寬松的表現(xiàn),INT60的影響比較大,Coltrane 3當然也有這些聲音特質(zhì)。在此稍微透露一點Audio Note前后級的聽感。這套千萬前后級聽Coltrane 3與其他擴大機最大的不同點有以下幾處:第一、聲音的密度與黏滯感非常杰出。第二、樂器人聲的實體感與重量感超過其他。第三、音質(zhì)非常好。第四、聲音直接透明,但卻顯得溫潤而且不噪耳。聽過這四套擴大機的搭配,我認為Coltrane 3跟B&W 802 D3一樣,能夠完全顯露擴大機的不同特質(zhì),同時也能保有自己迷人的個性。這么說好了,Coltrane 3宛如麗質(zhì)天生的美女,但在不同妝扮下,會散發(fā)出不同的美感與氣質(zhì),每種氣質(zhì)都很吸引人。那么,到底最后我用哪套后級來定稿?我發(fā)現(xiàn)這四套擴大機都能夠把Coltrane 3推得很好,但是Audio Note那套特別與眾不同,不是一般人能夠聽到的。所以最后我的決定是只把其他三套的不同聲音并呈,這些不同的聲音可能會是您未來聽到的。首先我要「非理性」的說,Coltrane 3是目前為止我所聽過的Marten喇叭中,各方表現(xiàn)能力最平衡又最好聽者。Marten的四件式Coltrane Supreme與Momento我做過器材外燴,Supreme 2我在音響展中聽過,印象中的聲音表現(xiàn)當然都很棒,但器材外燴終究有許多限制,不像在自己家裡能夠聽得深入仔細。音響展中更不必說了,那僅止于短時間的震撼。除了自家聆聽的優(yōu)勢,加上搭配的擴大機都非常適合Coltrane 3,各有特色,所以,這次我聽Coltrane 3所帶來的感受遠遠超過Marten的更高等級喇叭。到底這三套擴大機推Coltrane 3有哪些好聲表現(xiàn)呢?用Audio Valve來推時,聽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演奏的德步西、拉威爾「弦樂四重奏」,那真是感動人啊!Coltrane 3所唱出的聲音不僅是甜潤平衡而已,還帶著很美的和聲,能夠發(fā)出這么美的和聲,代表Coltrane3本身的高、中、低頻段肯定是非常平衡的,而且音質(zhì)表現(xiàn)非常美,否則不可能聽到美到會讓人掉淚的弦樂四重奏。至于四把弦樂器的演奏質(zhì)感、擦弦細節(jié)、撥奏的音響效果等等就不必提了,真實到無話可說。我相信很多人看到Coltrane 3所使用的鉆石高音、陶瓷中音,就會想像Coltrane 3的聲音一定是清亮剛強。假若您聽到的是這種聲音,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您:搭配的擴大機錯了。應該另選擴大機。再來聽阿卡多的那張「魔鬼的顫音」,小提琴的聲音甜得快要滴出汁,而且細致柔美有彈性,小提琴拉到高把位不僅不會飆出來,而且還能在內(nèi)斂中保有清晰的線條?梢赃@么說:Coltrane 3的小提琴高把位不僅清晰,而且柔細內(nèi)斂,有一種很特別的味道。還有,聽Itzhak Perlman所演奏的John Williams「Cinema Serende」時,小提琴更是委婉細致。再聽他演奏的「Side By Side」(與Oscar Peterson)時,因為唱片公司不同(Telarc),小提琴的聲音有點不同,但聽起來仍然是委婉細致,只不過Telarc的錄音小提琴位置比較近,聽起來比較鮮明。聽Simon & Garfunkel「Greatest Hits」(192kHz)時,我發(fā)現(xiàn)掌聲、樂器演奏特別的清晰,尤其是很多樂器一起演奏時。如「The Boxer」、「I Am A Rock」,可以聽到裡面非常清楚的Keyboard演奏旋律;「Homeward Bound」的細致和聲也非常清晰。此外,掌聲雖然聽起來仍然是突出熱力四散的,但至少已經(jīng)可以聽出掌聲的「顆!,而非噪音一片。
Coltrane 3的背板沒有低音反射孔,反射孔藏在底下朝下發(fā)射,喇叭線端子采用雙組,而且還有一個低音音量調(diào)整鈕。Coltrane 3的小提琴聲音漂亮極了,有些人認為鉆石高音單體、陶瓷中音單體的聲音會比較硬,如果您還是這么認為,我要請您聽Linn唱片以小提琴演奏的巴哈「A小調(diào)觸技與賦格」(Pavlo Beznosiuk演奏)。那小提琴的光澤有如璀璨的珠寶,音色無比高貴,而且甜味簡直就是甜得要流出蜜來,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聽到Marten 喇叭的小提琴表現(xiàn)得那么漂亮。雖然這也是因為錄音效果所致,但關鍵也在于Coltrane3能否完整再生。接下來聽圣桑第三號管風琴交響曲(RR-136)那張的第一首「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此處的小提琴真是美極了,我發(fā)現(xiàn)Coltrane 3能把不同小提琴的音質(zhì)音色充分表現(xiàn)出來,而不同的錄音所造成的不同小提琴音效也同樣能清楚呈現(xiàn)差異,所以幾乎每換一張軟體,就會感受到另外一種不同的小提琴錄音美感。此處的小提琴帶點內(nèi)斂,溫柔,光澤不是很高,就像珍珠內(nèi)斂的光澤一般,與聽Linn那張「A小調(diào)觸技與賦格」的華麗高貴完全不同。來到第二首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合奏「La Muse Et Le Poete」。無論是小提琴或大提琴都非常柔,配上RR唱片本來那種比較內(nèi)斂的聲音特質(zhì),使得管弦樂也溫柔無比。不過,RR唱片的另一項特色就是,即使聲音內(nèi)斂,但仍然解析得絲絲縷縷,這種特質(zhì)跟Spectral擴大機是一樣的,Coltrane 3就是能夠把這種特質(zhì)忠實呈現(xiàn),讓我聽到不同錄音的不同音色。再來聽Mutter那張「Live FromYellow Lounge」。此時又再度體會到Coltrane 3的高音單體與中音單體是多么優(yōu)異。為什么我會這樣說呢?因為我所聽到的Mutter小提琴音質(zhì)音色、擦弦細微質(zhì)感,以及委婉「塞乃」的尾音是截至目前為止最美的。這張CD我已經(jīng)在許多喇叭上聽過,但我必須坦承,沒有哪對喇叭的小提琴表現(xiàn)勝過Coltrane 3。或許您會奇怪,既然是小提琴表現(xiàn),怎么會說是高音單體與中音單體的優(yōu)異呢?其實小提琴的音域大部分都是在中音單體的范圍內(nèi),高音單體所負責的大多是泛音。換句話說,我們所聽到的擦弦細微嘶嘶沙沙聲、琴腔共鳴聲、委婉的尾音等通通都是中音單體所發(fā)出的,唯有光澤與甜味、音質(zhì)音色高音單體才有產(chǎn)生助力。所以我們所聽到的優(yōu)美小提琴表現(xiàn)其實是高音單體與中音單體合作產(chǎn)生的,中音單體所佔的重要性我認為更甚于高音單體。有關各種樂器與人聲的基音音域,讀者們可參考我所著的「音響調(diào)聲學」,書中詳列所有的基音頻域,對于您調(diào)聲時的判斷會有助益的。在此補充一段,您或許會以為既然小提琴那么美,Coltrane 3的整體聲音傾向可能是細致甚至清亮的。不!如果您聽到Coltrane 3所再生的掌聲,就會驚訝那些鼓掌聲怎么會那么「有肉」。而且鋼琴清爽權威感兼具,底盤扎實得很。接下來說搭配Esoteric C1+S1時的表現(xiàn)。這套擴大機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低頻段的飽滿,還有音樂規(guī)模感的龐大,用Esoteric來推Coltrane 3,好像喇叭的體積整個變大了,好像一個人原本身高165體重70公斤,一下子變成身高180體重90公斤。當我聽Barb Jungr「Walking in The Sun」第一首與第二首時,那Bass的彈性真美,好像飽滿的水球在彈跳,而且形體大,實體感真實,這樣的低頻從Coltrane 3那二個低音單體蹦出來,很是過癮。而聽Barb Jungr「Love Me Tender」時,那飽滿又帶著磁性的嗓音真是迷人已極,此時我聽到的Barb Jungr嗓音低沉又帶著摩擦質(zhì)感,「摩擦質(zhì)感」?是的,就是粗獷低沉到好像磨砂紙一般,而且嗓音音質(zhì)很美。聽葉振棠「這首歌」(96kHz)時,腳踩大鼓的噗噗聲怎么會那么的柔?那么的豐滿?而三角鐵的打擊更是又細又甜質(zhì)感真實。葉振棠的嗓音也很柔和。再來聽聽「悲情城市」。我們都知道這張CD的拍子很沉重,電子低頻炮制出來的低頻好像打樁一般,又重又狠,而且又清楚,不是渾濁那種。老實說很難相信Coltrane 3那不大的箱體,竟然能夠打出那么有震撼力的低頻。看著那二個低音單體迅速的彈跳著,竟然聽不出有失真的狀態(tài),可見這二個低音單體性能真的好。Coltrane 3不僅能夠承受住如打樁般沉重的低頻,它的低頻延伸能力也很好,許多錄音中的低頻雜音在它身上都可以清楚聽到,包括演奏者或指揮的跺腳低頻震波等。要測試低頻延伸能力,管風琴當然是很好的工具之一,我拿出圣!腹茱L琴交響曲」(RR)。那管風琴的低頻很低,很柔,可以清楚聽到、感覺到溫柔的低頻震波,但不是會引起整個房間共振那種強度。最后來到第六軌,此時的管風琴強度最強,我注意到Coltrane 3的那二個低音單體振動幅度相當大,但且能量充足。同樣沒有聽到任何低頻失真的聲音,而
當我把江蕙的「半醉半清醒」全部聽完之后,沉默了好一陣子,腦子一直在想著許多事情。什么事情?透過這張CD,我發(fā)現(xiàn)Coltrane 3不僅是小提琴迷人、低頻迷人,連中頻人聲也太迷人了。江蕙的嗓音呈現(xiàn)出以前沒有聽過的純度、甜度、光澤,水份,那是怎么聽都不會膩的甘甜歌聲,而且充滿成熟的魅力。還有,那腳踩大鼓與Bass所合力營造出來的低頻竟然是那么的軟Q又那么的豐富,量感還那么的恰當,好像低頻是依照高頻、中頻的量感去琢磨得恰恰好?傊,Coltrane 3唱起這張江蕙的「半醉半清醒」時,嗓音非常清楚、非常寬松、非常甜,非常有光澤,低頻的噗噗聲迷死人,好像一團團軟Q氣團打在身上;高頻段又一點都不噪耳。這種表現(xiàn)不要說別的喇叭,就算是以前我所聽過的Marten喇叭,也沒經(jīng)驗過這么美的聲音。對了,我聽Coltrane 3時,并沒有調(diào)整增強低頻量感,因為放在最低檔位上就已經(jīng)夠了。10吋低音單體更特殊,它是凸盆,以鋁合金三明治振膜制成,表面涂成深灰色。凸盆有非常完美的活塞運動,甚至接近凸盆共振點時也能保持。爽甜溫潤再來我要說搭配Pass Labs INT 60綜合擴大機的表現(xiàn)。這部擴大機并非純A類,而是高偏壓的AB類,功率輸出也只有每聲道60瓦(8歐姆負載)?刹灰詾樗挥60瓦,所以重量應該很輕。恰好相反,它的毛重高達110磅!扣掉紙箱,至少也還有四十幾公斤吧?為何那么重?變壓器與電源,所以用它推起Coltrane3來,一點都不覺得推力不足。當我聽「Blue Coast Collection」時,我又發(fā)現(xiàn)了Coltrane 3的另外幾項優(yōu)異性能,那就是人聲與鋼弦吉他的實體感都特別好,特別真實。尤其是吉他用力勾彈時打出的聲音速度特別快,刷彈時的力道也特別強。還有,吉他鋼弦彈奏時的細微抖動彈性特別明顯。這些優(yōu)異表現(xiàn)說明了什么?說明Coltrane 3的細微強弱對比非常好,暫態(tài)反應非?欤葑嗾吲c歌手的施加力量沒有被衰減,能完整呈現(xiàn)。這真是太神奇了。聽到這么好聽的吉他聲,我趕緊找出Nils Lofgren的「Acoustic Live」。Coltrane 3聽起這張以空心吉他伴奏為首的錄音真美啊,那吉他爽脆中帶著柔勁與彈性,那透明感清澄如山泉,Nils Lofgren的嗓音清爽溫暖,整體音樂帶著很美的光澤,又甜又潤,完全沒有剛硬的感覺。有意思的是,INT60的60瓦,聽起來沒有Audio ValveBladur 70來得有勁,也沒有Audio Note Ongaku Kensei的18瓦那么有勁。奇怪?真空管機對低頻的控制能力與再生能力不是沒有晶體機那么好嗎?如果從阻尼因數(shù)的數(shù)字來看的確如此,不過晶體機不可避免的受到喇叭反電動勢的影響,而管機因為有輸出變壓器藕合,加上負迴授量的施加也會不同,所以實際聽起來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Coltrane 3的底部腳架設計得很好,寬度突出于箱體之外,可裝上輪子或腳釘;腳釘角墊是用美國Black Diamond Racing的產(chǎn)品。那圓餅狀的碳纖維制品是用非常薄的碳纖維布一層層披上去制成的。MartenColtrane 3是一對無處不精美的喇叭,以體積來論,Coltrane 3比起他家大哥們小很多;以使用單體數(shù)量來說,Coltrane 3也只有四個單體,然而,它卻能夠再生出大氣勢、大規(guī)模感的音樂,在我家那么大的空間中吞吐裕如,而它精準與平衡的特質(zhì)恐怕還勝過大哥們。老實說,我還真怕它會威脅到大哥們的地位。面對這樣的喇叭,您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為它選一套適當?shù)臄U大機,以及一個軟硬適中的空間。如果您沒聽到我所形容的聲音,不必懷疑,馬上換擴大機或整治空間。
軟體圖說:「悲情城市」是一張著名的電影配樂,音響迷大概早已人手一張,這次華納唱片再版的XRCD版可以讓想收藏的人再買一張。到底這張CD的低頻要多強呢?低頻量感要多少呢?很多人唱起這張CD時,總是希望低頻越有震撼力越好。低音太單薄沒有震撼力當然是不對的,不過,如果低頻太濃,導致聲音渾成一團也是不對的。(5419680232,華納唱片)焦點:1.采用Accuton最新Cell單體,高音與中音的發(fā)聲中心點一致,而低音單體改成凸盆,遠看像是單體保護罩。2.箱體面板采用實木與整片鋁合金的三明治式作法,高音單體鎖在獨立的金屬板上,把單體振動影響降到最低。3.采用一階分音,但卻做了復雜的相位修正工作。4.除面板外,其馀箱體以碳纖維開模制成。5.聲音表現(xiàn)平衡又兼美質(zhì),音場開擴大器。建議:不能用陽剛型擴大機來搭配,晶體機或真空管機都無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