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介紹過音響擺放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主要適用于對箱和2.1聲道音響系統(tǒng),隨著消費需求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配選多聲道音響系統(tǒng),以求得到更真實的音場效果。體量變大了、系統(tǒng)變復(fù)雜了,對音箱的擺位也有新的需求,我們就以5.1音響系統(tǒng)為例,了解多聲道音響的擺放:
1.前置音箱的擺法
前置左右主聲道音箱按等腰三角形的擺放方式,底邊長1.5m~2.0m。如果兩個音箱距離太近,人耳只能聽到揚聲器的直接聲場效果,聽不到經(jīng)墻壁及周圍空間的反射的渲染效果,聲音難免澀、混雜。即便聲音經(jīng)過了墻壁的反射,由于離聲場太近,經(jīng)過衍射的聲音容易被掩蓋,人很難聽到。一般來說,兩個主音箱最好與聽者呈45°夾角并與聽者保持適當(dāng)?shù)木嚯x。如果距離太近,音域定位不精確,高低音單元存在相位差,聲音不同步;距離太遠(yuǎn),音場會變窄,失去空間感和臨場感。
2.中置音箱的擺位
中置音箱一般放在正前方顯示器的上方,在左右音箱的垂直平分線上,與左右聲道箱在同一平面內(nèi)。
3.后置環(huán)繞音箱的擺位
后置環(huán)繞音箱應(yīng)擺在兩側(cè)的后墻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音箱腳架把環(huán)繞箱架起來,使高度與與左右主音箱同高。也按等腰三角形形式擺放,底邊與主音箱兩箱距離等長或略寬。夾角最好呈110°,人耳的夾角約為110°,如果后置音箱按這個夾角擺放,從后面?zhèn)鱽淼穆曇艟捅容^接近真實的效果。
如果因沒有后面空間而不能實現(xiàn)110°夾角的,可以采取這個“妥協(xié)”方案——將后置音箱“反相”到前面,也就是擺在前方和原來后方位置成鏡面對稱的地方。
對于有后面空間卻不能按照110°擺放的,可以把音箱擺在后方的某個位置。
如果后方音箱不能在同一平面,可以使后置環(huán)繞音箱高度約高出聽者60~90厘米擺放,但要避免高度低于人耳。
4
低音炮的擺位
由于低音的方向性較弱,低音炮的擺位相對寬松些。一般來說,低音炮靠近墻擺放,會有比較平均的低音表現(xiàn)。建議將低音炮放在桌面的正中央,箱面向后,效果會更好一些,這樣低音經(jīng)過兩次反射后才到達人耳,能使人產(chǎn)生一種音場被拉伸的感覺,臨場感更為強烈。
最后,安利大家某日本測試軟件中推薦的方式,而對于每個位置也都有精確的位置指定,希望能夠?qū)Υ蠹矣袔椭?/P>
左前置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18
與X軸的距離= Y軸長度×0.15
中置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18)/2
與X軸的距離= Y軸/2
左前置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18
與X軸的距離= Y軸-( Y軸長度×0.15)
左環(huán)繞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535
與地面的距離= Z軸×0.75
右環(huán)繞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535
與地面的距離= Z軸×0.75
后環(huán)繞喇叭的擺位
兩個后環(huán)繞喇叭之間的距離為30cm, 并且以Y軸/2為基準(zhǔn)
與地面的距離= Z軸×0.75
。ㄗⅲ捍藬[位必須使用雙向或是單向發(fā)聲環(huán)繞喇叭,三向發(fā)聲喇叭不適用)
低音炮擺位:
低音炮與X軸(左側(cè)墻或是右側(cè)墻)的距離= Y軸長度×0.039
與Y軸的距離=X軸的長度×0.738
皇帝位聆聽位置: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 × 0.535
與X軸的距離= Y軸長度/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