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接九九精品国产免费_久久精品视频国产片十八_亚洲日韩国产麻豆_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wǎng)(Audio160.com) > 行業(yè)資訊 > 音響信息(家庭影院) > 配三款前級 領(lǐng)略玩有源音箱的無窮樂趣
配三款前級 領(lǐng)略玩有源音箱的無窮樂趣
更新時間:2019-9-16 8:51:14 編輯:以寒 文章來源:力高音響 調(diào)整文字大小:【

近年越來越流行玩有源音箱,有用作錄音制作監(jiān)聽的、有搭配桌面 PC Hi-Fi 的,有用來組建家庭影院的,更有高燒音響迷用作主系統(tǒng)的。廣義的有源音箱品牌何其多,幾十塊錢的電腦多媒體音箱也屬于此類,但狹義的有源監(jiān)聽音箱卻并不多,在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幾個品牌大概有Genelec、ADAM、ATC、K+H、Dynaudio Acoustic等幾個。林林總總的玩法,其實大家看中的,正是有源音箱至簡至真的特性。簡,是因為有源音箱內(nèi)置了功放,因此只要搭配具有音控功能的音源就可以輕松組建一套系統(tǒng)了 ;真,是因為高素質(zhì)的有源音箱其實大多源于錄音室的監(jiān)聽產(chǎn)品,運用了多項技術(shù)來追求更中性準確的聲音重現(xiàn)。因此,用這類音箱更容易重播出音樂家與錄音師所希望呈現(xiàn)的音樂形態(tài)。

中國總代理:力高音響中心


(ATC老板與力高音響梁生和劉生合照)

雖然都是監(jiān)聽用途,但這幾個品牌的設計和聲音特性又各具特色。以英國 ATC 為例,這家公司由Billy Woodman 創(chuàng)立于 1974 年,他曾任職 BBC 工程師,除了是音響工程師外,他還是一位鋼琴家,ATC 創(chuàng)辦的宗旨,是為錄音工程和廣播行業(yè)開發(fā)高保真單元。如今大家認識 ATC 的產(chǎn)品大多屬于家用產(chǎn)品線 SCM 系列,事實上廠方更大的業(yè)務是在專業(yè)監(jiān)聽和擴聲領(lǐng)域上,全球很多著名頂尖的錄音室、母帶制作室以及音樂廳都使用 ATC 的專業(yè)監(jiān)聽產(chǎn)品。而很多音響迷不了解的是,ATC 的家用產(chǎn)品系列除了外觀,其內(nèi)核其實與專業(yè)產(chǎn)品并無二致。尤其當ATC 察覺到家用音響市場對有源音箱的需求與日俱增時,陸續(xù)以專業(yè)型號為藍本推出家用版本,對于ATC 而言這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因此,ATC 的家用有源音箱型號其實與專業(yè)版本區(qū)別依然僅是在外觀而已,關(guān)鍵的喇叭單元與功放素質(zhì)沒有區(qū)別。


ATC以專業(yè)錄音室起家,在民用音箱領(lǐng)域少不了專業(yè)技術(shù)下放

而 ATC 推出家用音箱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很多音響迷認為 ATC 音箱聲音雖好,但卻非?简灩Ψ诺拇钆。究其原因,在于 ATC 的中低音喇叭單元的特殊設計,比如超大口徑的音圈短磁縫長沖程的設計與盤架幾乎相同直徑的磁鋼、密閉式箱體等等因素的疊加,因此需要強大驅(qū)動與控制力的功放才能讓ATC 音箱從容歡唱。而且,由于 ATC 的中性音質(zhì)對前端器材任何瑕疵和個性都暴露無遺。大家知道同樣成本下,通常功放功率越大音質(zhì)越粗糙,因此要足夠好聲音又足夠驅(qū)動力的功放必然價值不菲,能搭配出好音的功放往往價值遠超音箱本身,這種貌似非主流搭配價值觀不是每位音響玩家都能夠接受的。但當一對 ATC 音箱被充分發(fā)掘潛力后,其素質(zhì)極限之高又是令人無法想象的。ATC 推出家用型號的有源版音箱產(chǎn)品線,令玩家無需再顧慮功放是否推得動你的ATC 音箱了,只需接上前級和音源,有源音箱就能輕松發(fā)揮最佳狀態(tài)。


四樓最大的試音室,器材的擺放特別有規(guī)模感

如 今,ATC 的 家 用 有 源 音 箱 型 號 包 括SCM19/40/50/100/150/200/300 等等型號,在原本無源型號的基礎上加上 ASL 的后綴,從而彰顯不一樣的身份。眾所周知,無源多分頻音箱是依靠電感、電容等無源元件來組成分頻器的,多數(shù)還要用電阻來做阻抗補償,因此無源音箱多少會存在頻率銜接不平順、相位偏移、細節(jié)和能量損耗等問題,這也無形中加劇了音箱對功放驅(qū)動力和控制力的需求。而 ATC的有源音箱則采用多路電子分音結(jié)合獨立功放設計,每一只喇叭單元都可以工作在自己最擅長的頻段內(nèi),而且頻率的分配也足夠準確平順,不會出現(xiàn)過多的疊加,因而不存在頻響曲線峰谷以及相位偏移的問題。而且,由于電子分音后由每路功放直接驅(qū)動每只喇叭單元,因此能量和細節(jié)都沒有損耗,只需適中的功率就可獲得充裕的驅(qū)動力和控制力。

SCM100ASLT 為三路三分頻前倒相設計,也是 ATC 用倒相設計體型適中的落地音箱,事實上SCM100ASLT 的特別之處遠不止如此。ATC 最早的SCM100 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是并非如現(xiàn)在的落地箱款式,而是大書架箱的設計,需要恰當高度的腳架承放才能發(fā)揮最佳聲音表現(xiàn)。這是因為早期的SCM100 都是為錄音、廣播監(jiān)聽等專業(yè)用途而設計的,因此考慮到錄音室入墻安裝的使用而普遍采用的橫臥式設計。后來,Billy Woodman 了解到很多音響迷鐘情于 ATC 中性又極具魅力的聲音表現(xiàn),于是把SCM50 和 SCM100 做成了落地版本,供應家用市場,從而開創(chuàng)了 ATC 專業(yè)產(chǎn)品家用化的道路,因恰到好處的體型和相對容易搭配調(diào)校的特點,而深受資深音響迷的追捧。

● 喇 叭 單 元 :SH25-76S 25mm 軟 球 頂 高 音、SM75-150S 75mm 軟球頂中音、ATC SB75-314 SL 短線圈超級線性磁路低音

●頻率響應 :65Hz-17kHz(-2dB)

●頻響范圍 :32Hz-25kHz(-6dB)

●匹配響應 :±0.5dB

●擴散角度 :±80°水平、±10°垂直

●最大聲壓 :115dB

●分頻點 :380Hz、3.5kHz

●輸入端子 :XLR(公)

●功放輸出:200W(低音)、100W(中音)、50W(高音)

●體積(HWD):1070×397×560mm

●重量 :68kg

SCM100 和 ATC 其它所有的產(chǎn)品一樣,全部在ATC 的英國格洛斯特郡 Gloucestershire Stroud 斯特勞德的 ATC 工廠設計和制造。ATC SCM100 早期使用的是 Vifa D27 高音、SM75-150 中音及無源設計,在 1985 年才應電臺的需求推出有源版本。現(xiàn)在,這款 SCM100 依然在售,只是僅面對專業(yè)市場。后來ATC 在 2006 年推出常規(guī)版 SCM100 落地箱,使用在 1996 年面世的 SM75-150S 中音,并且使用 Seas合作開發(fā)的高音單元,同樣提供有源版和無源版的選擇,前兩年更換為性能更優(yōu)秀的 ATC 自產(chǎn) SH25-76S 高音單元。

由 ATC 自行開發(fā)的 SH25-76 軟球頂 25mm 高音單元采用精密合金波導設計,并且采用了獨特的雙懸邊系統(tǒng),讓音膜連通的音圈系統(tǒng)在狹長的磁隙間平穩(wěn)地前后活塞運動,即使在高功率輸出狀態(tài)下仍然能有效抑制音膜的“搖擺”的問題。高音的磁路上采用了15000 高斯的強磁性釹磁鐵,并配備有一組經(jīng)過熱處理的特別設計的黑色頂板,讓具有出色的驅(qū)動性能和良好的散熱能力,能維持高功率處理能力和低動態(tài)壓縮。SH25-76 新改進的獨立音腔全新釹磁鐵軟球頂振膜高音單元,高音安裝在一組精密的鋁波導管內(nèi),與箱體形成相對獨立的兩個工作空間。而且高音單元面板的擴散弧度經(jīng)過精密計算,讓前擴散角更廣和穩(wěn)定。高音前面板采用了精密加工 5.5mm 的高剛性合金波導設計,提供無共振的狀態(tài)下或者最佳的高音指向和平面軸頻率響應。

SCM100 一直是 ATC 最受歡迎的型號之一,原因是它以適中的體型中,集合了所有 ATC 揚名專業(yè)界的技術(shù)精髓,比如那只令人趨之若鶩的 SM75-150S 軟球頂中音單元、大音圈超線性超低音失真 SL低音單元等等。令 ATC 屹立武林的 SM75-150S 軟球頂中音單元,其負責寬闊的 380Hz 至 3.5kHz 中頻段。這枚強悍的中音單元涵蓋了幾乎所有人聲和樂器的基音,以及低頻的泛音,承載力極強音質(zhì)密度極高,是 ATC 聲音的靈魂所在。我曾說過想享受 ATC“饅頭”中音的美味,入門型號是 SCM40,但 40 采用的 中 音 是 SM75-150( 專 業(yè) 版 有 25A PRO 和 45APRO 也采用這款中音單元)。而從 SCM50 開始及以上的型號,均采用 SM75-150S。雖然這兩款中音單元型號僅差了一個 S,振膜的外觀也一致,最大的區(qū)別是磁路系統(tǒng)的大小,SM75-150S 的磁鋼比安裝板還要大,而 SM75-150 則小了一圈。在 SCM40 出現(xiàn)之前,三路三單元的設計的 SCM50 一直是領(lǐng)略“饅頭”中音的入門選擇,而 SCM100 更是發(fā)揮這只中音單元的最佳選擇。為什么呢?關(guān)鍵在于更大口徑的低音單元帶來的平衡感和銜接順暢性。

ATC 的喇叭單元都是自家設計與制造,SCM100采用 ATC SB75-314 SL、12 英寸的 SL 超線性低音單元。Billy Woodman 曾經(jīng)強調(diào),采用 75mm 大口徑音圈設計的單元,才能表現(xiàn)出深沉流暢的低頻。Super-Linear(SL)超線性驅(qū)動單元技術(shù)的長磁隙短音圈設計,產(chǎn)生一個對稱的、線性的磁場,使音圈的運動完全浸沒在磁場里面,配合獨家的渦流線性磁性物質(zhì),可以抑制音圈在運作時因電磁性系統(tǒng)所產(chǎn)生電磁感應渦流,以免渦流影響單元的聲音素質(zhì),具有十分高的分析力、聲音透明精確,完美回放中性音樂本質(zhì)。依照以往經(jīng)驗,ATC 的低音單元就好比內(nèi)功深厚的內(nèi)家大師,似乎體內(nèi)蘊藏著用不完的勁,可以瞬如閃電,也能夠穩(wěn)如泰山,低頻深厚從容又不缺乏速度感。

專業(yè)版本 SCM100ASLT 采用三路電子分音和內(nèi)置總功率 350W 的 AB 類功放伺候,締造了中性均衡飽滿的聲音表現(xiàn)。而民用版本的 SCM100 則提供無源和有源兩個版本選擇,有源版SCM100ASLT 內(nèi)置的電子分音和功放與專業(yè)版如出一轍。三組共 350W功率輸出的放大器分別驅(qū)動三個單元,放大組件參考了 ATC P2 Dual-Mono 后級相同技術(shù),基于 AB 類的全分立元件 MOSFET 場效應管放大輸出,配合相位校正和過載保護,對每個聲道采取獨立的功率驅(qū)動,控制在低失真情況中運作。

搭配的前級1、  Einstein 愛因斯坦 The Preamp 前級

德國 Einstein 在 1998 年推出了設計獨一無二的 The Tube 電子管前級,在十年間共售出 400 臺,是 Einstein 近 十 多 年 來 最 暢 銷 的 產(chǎn) 品。2010 年,Einstein 推出 The Tube MK Ⅱ改良版,把輸入級的10 支 6922 安裝在一塊以彈簧懸掛避振的線路板上,將對振動極敏感的 6922 初級放大電路完全隔離開,完全不受諧振的影響,因而大幅提升了音像的凝聚力,使音場內(nèi)每件樂器的定位與結(jié)像更清晰,中頻至高頻的弱音細節(jié)更清晰,低頻瞬變更快速干凈。而追求完美的 Einstein 老板 Volker Bohlmeier 先生繼續(xù)研發(fā)出更高級的 The Preamp 旗艦前級,以最佳的音質(zhì)表現(xiàn)表達出 Einstein 追求貼近活的音樂演奏原本的動態(tài)真實感的目標。Volker 認為優(yōu)秀的前級必須具有靜如深海的噪音地臺,高頻與低頻的延伸要盡可能的寬廣,具備卓越的通透感和音響舞臺感,無論欣賞哪種類型音樂,都可以聽到充滿節(jié)奏感與活力的聲音。

The Preamp 是 Volker 一次挑戰(zhàn)自我的全面創(chuàng)新設計,運用了更優(yōu)質(zhì)的內(nèi)部組件外,還重新設計了更堅固的鋁鑄機殼,能更有效地控制諧振,全機重量更是達到 20kg。說是全新的設計,但很多設計原則是根深蒂固的,比如 Einstein 一直堅持的全平衡直耦信號放大線路,大家要知道,電子管的結(jié)構(gòu)和生產(chǎn)過程,決定了每一只電子管都不太可能做到完全一模一樣的特性,而偏偏平衡信號放大線路就要求極高的一致性,因此用電子管來設計生產(chǎn)平衡信號放大線路本來就存在極大的挑戰(zhàn)性。我們看看 Einstein 是怎么做的,首先是每個聲道的電子管的嚴格配對,不但要全新的狀態(tài)下配對,還要在熟化后再測試,這些過程都只能用人手操作,沒有 Hi-End 精神真難以做到。

The Preamp 的線路設計很極致,極致到什么程度呢?首先可見所有電子管都左右全對稱安排在機身后方,這是為了信號線路盡可能靠近輸入 / 出端子,達到最短信號路徑,另外變壓器和供電線路、控制線路全部集中在靠近前面板的機箱內(nèi),為的是把可能的干擾源都遠離信號放大線路。為了徹底杜絕電源哼聲噪音,The Preamp 還采用了半浮式接地技術(shù),而為了避免機內(nèi)電源線可能采用的磁場干擾,干脆將電源輸入插座設計在機身靠前面板的變壓器下方,因此The Preamp 必須采用 L 型的電源線插頭,要換線的話也需要托起機器左側(cè),而且機器的機腳也做得比較高,但這一切都是為了追求極致的短信號路徑最優(yōu)化結(jié)構(gòu)。

這款前級一共有 5 組信號輸入,居然每組采用兩支 JAN Philips NOS6922(6DJ8/ECC88)來做輸入級,也就是說一共用了 10 支電子管來負責信號輸入,這也太“鋪張浪費”了吧?其實不然,用哪組輸入的時候才會接通哪組的電子管電源,因此不會 10只電子管同時工作。大費周章采用這樣的結(jié)構(gòu)是為了帶來最短信號路徑,信號輸入后直接就進入電子管信號輸入級,其輸入級也是差動式放大級,因此 ThePreamp 的信號通道不使用任何的切換開關(guān)等元件,理論上相比常規(guī)的通過輸入切換線路后信號才進入共用的信號放大線路可獲得更低的失真,同時獲得更高的信噪比。The Preamp 的 10 只輸入電子管均裝置在一塊設計有彈簧懸掛的避震線路板之上,并采用了半浮式接地和立體化的搭棚焊接以及最短接的線路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了 The Preamp 擁有大于 100dB 的超高信噪比。

輸出緩沖級是阻抗值轉(zhuǎn)換器,用了 8 支 Ei NOSPCC88(The Tube 與 MKII 用 8 支 6922),Volker表示 PCC88 的頻應范圍更闊,這組線路的平衡輸出阻抗為 50Ω,可輕松驅(qū)動各類后級功放。設計極致之處還包括 The Preamp 的音量控制并非采用傳統(tǒng)的電位器分壓式設計,而是采用了調(diào)節(jié)電子管初級增益的方式進行音量調(diào)節(jié),傳統(tǒng)方式的音樂信號是需要經(jīng)過電位器元件的,因此多少都會存在信號損失的問題,常說不同的電位器對聲音素質(zhì)影響極大就是這個原因。而增益調(diào)整,其實是通過改變電阻值在一定范圍內(nèi)調(diào)整電子管的簾柵極電壓,因此不會損耗音樂信號。這種沒有電位器、繼電器和輸入轉(zhuǎn)換元器件線路的設計,可以獲得最佳的聲音分離度和最低的聲音失真度。

Einstein+ATC 有源,今生相遇,你相信是前世修來的緣分嗎?

世俗常言道 :我們應該相信緣分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能夠相遇就是一種緣分,相遇是緣,相逢是緣,相識也是緣。佛說 :“今生你嫁的人,就是前世葬你的人!鼻笆赖囊蚪袷赖墓裆膼矍笆赖膫,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終須求。有些人有緣而無分、有些人有分而無緣,有些人即便是擦肩而過也不見得因為相遇而停留太久,因為他們無緣無分,有些人即便是有緣相遇,但是停留的時間也許是很短暫的,因為他們無分,只不過就是生命中匆匆的過客而已,兩個人從相遇、相識到相知都是緣分,命運是違抗不得的,強求不來,人生在世靠的就是一個緣字,一切還是隨緣吧。如今我倒覺得這份緣的描述,放在Einstein 前級和 ATC 有源音箱上也是最合適不過的。

通過 ATC SCM100ASLT 有源音箱的忠實與寬厚,我完全體會到了 Einstein 愛因斯坦這款旗艦前級 The Preamp 的秀潤、華美而高貴氣質(zhì),具有出色的透明度與速度感,同時也帶來了豐潤的樂器線條感與音場立體感。這套組合既有溫潤、柔美的膽味,同時也具有晶體管機的密度與速度響應,全頻聲音質(zhì)感凝聚、透明而再現(xiàn)出逼真的現(xiàn)場感,音樂的形體厚實飽滿,完全展現(xiàn)出“饅頭中音”的魅力,低頻的能量感也很充沛,顯得厚實沉穩(wěn)而富有韌性,特別是各頻段在高密度的基礎上同時又顯得寬松而大氣。常說一個家庭中,父親決定了高度、母親決定了溫度,Einstein 前級和 ATC 有源音箱,就是緣分美滿的一對母親與父親,TA 們的結(jié)合帶來了雨后天晴之感,聲音充滿光澤感,富于朝氣但又不流于陽剛,顯得溫
和而潤澤、寬松、自然,絲毫沒有半點緊繃感,聲場開揚、通透。

●信噪比 :100dB

●失真 :<0.01%(@1kHz)

●輸出電壓 :2.5V(100Ohm)\

●最大輸入電壓 :7V

●輸出阻抗 :50Ω

●頻寬 :7Hz-400kHz

●分離度 :> 98dB

●重量 :20kg

●尺寸(HWD):200×430×410mm

搭配的前級 2、Audio Note M3 Line 前級

聽 過 Einstein 前 級 和 ATC 有 源 音 箱 的 美 滿 組合后,我想起了前段時間有朋友說 :Einstein 當然好,但這套組合的價格超出了預算,假如保留 ATC100ASLT 有源,是否能找到一款價格親民一些的前級與之匹配呢?在力高音響這里,我找到了來自英國的Audio Note M3 Line 前級。當然了,M3 Line 只是這個品牌的進階級產(chǎn)品,對下還有更便宜的 M1 Line 和M2 Line,向上則有 M6 Line、M8 Line 和旗艦三分體的 M10 Line,每升一個級別,價格則呈直線上升的態(tài)勢。我曾在這里聽過 M10 Line 搭配 ATC 200/300 有源,那細膩、鮮活,有如不吃人家煙火的空靈清透聲音氣質(zhì),讓音樂呈現(xiàn)如同絢麗彩虹般清麗脫俗的美感,難怪Audio Note 會被大家稱為“音響貴族”。

說 Audio Note 是“音響貴族”當然是有根據(jù)的,1957 年,當吉村貞男離開日本電器株式會社自創(chuàng) YL音響時,他雖然有雄心壯志要生產(chǎn)最高級的家用音響,但價格還算合理。直到近藤公康加入 Audio Note,開始追求更精致的音質(zhì),購入精密儀器,調(diào)整生產(chǎn)哲學,才有了今天高不可攀的局面。同時期的歐洲,一位念了經(jīng)濟、政治與哲學等科系卻畢不了業(yè)的年輕人Peter Qvortrup,1979 年在丹麥哥本哈根開了家音響店,進口英國 Lowther、Sugden、EAR 與 Decca 等器材出售。1981 年,Peter Qvortrup 第一次接觸到日本制作的單端三極管放大器,深深為之著迷,他決定自己也來做一部。1984 年,Peter Qvortrup 在英國創(chuàng)辦了 Audio Inovations 公司,開始研究小功率管機,他帶了一部 7 瓦的 SET 參加芝加哥 CES 電子展,結(jié)果并沒有收獲認同。Peter Qvortrup 單端放大器的甜美始終念念不忘,雖然 Audio Inovations 業(yè)務漸有起色,他還是在 1991 年賣掉股份,取得 AudioNote 的國際經(jīng)銷權(quán),并另組 Audio Note UK 公司,設計與生產(chǎn)中低價位的產(chǎn)品。

Peter Qvortrup 是百分之百 LP 唱片迷,他收藏有過萬張 LP,他也是 SET(Single-Ended Triode)單端三極管的絕對擁護者。但如今的 Audio Note 什么都做,從唱頭、唱臂、放大器、CD 轉(zhuǎn)盤、DAC、喇叭到線材全部都有。這點與日本 Audio Note 很像,不過產(chǎn)品等級仍然有區(qū)分。目前 Audio Note 共有六個等級的產(chǎn)品,第一到第三級在英國生產(chǎn)制造,包括輸出變壓器與電容等也采用英國零件,價格比較普及化。第四到第五級產(chǎn)品在日本以手工制造,最便宜的 Neiro 響宴售價 20000 美金,使用 2A3 管并聯(lián)輸出得到 7 瓦功率。往上有 25000 美金的 Ankoru 安可,以兩支 845 并聯(lián)輸出得到 110 瓦功率,是 AudioNote 產(chǎn)品中功率 / 價格比最高的產(chǎn)品。售價 37000美金的 Shinri 真理使用單端300B 輸出 9 瓦 ;售價53000 美 金 的 Kassai-S 喝 彩 使 用300B 并 聯(lián) 輸 出20 瓦 ;售價 78000 美金的 Kageki 歌劇一樣是輸出7 瓦的 2A3 并聯(lián)設計 ;售價 90000 美金的 Ongaku音樂使用單端 211 輸出 27 瓦 ;售價 90000 美金的Baransu 也是單端 300B,功率只有 9 瓦 ;300B 并聯(lián)輸出 20 瓦的 Kegon 華嚴要價 125000 美金。最可驚的是一部以單端 211 并聯(lián)輸出 55 瓦的Gaku-On音樂,售價高達 253000 美金,足足可在美國中西部買下一座農(nóng)場了,不是貴族如何消費得起啊!這款 Audio Note M3 Line 前級屬于第三代產(chǎn)品,設計特點包括純 A 類放大、零負反饋、單端電路、電子管整流。Audio Note 的理念認為 :音樂的準確再現(xiàn),而不僅僅是聲音,需要保持傳入信號的純度。因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 :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并保持原有演繹的音樂性,電路本身必須保持極簡的設計。為此,M3 前級采用單端零反饋電路,這是最簡單的線性設計,純粹的單端 A 類電子管線路避免了產(chǎn)生交越失真和相位問題。Audio Note 設計的線路盡量避免產(chǎn)生諧波失真和相位失真,他們認為解決這些問題比追求“完美的響應測量”更有意義。因此,M3 的設計獲得了最大線性度和最小瞬態(tài)失真,并避免采用負反饋等復雜的補償電路等措施。M3 沒有使用單獨的音量和平衡控制,而是為每個通道配備了專用的 Audio Note 分級衰減器。這不僅帶來了聲質(zhì)的巨大改善,而且提供了極佳的信道平衡精度,這是不可能用傳統(tǒng)音量和平衡電位器達到的高度。

M3 前級采用 ECC82 和 5687 WB 電子管作信號放大,由基于 M10 PSU 的 6X5 電子管整流電源供電,同時這個電源線路還包括用于電壓調(diào)節(jié)的 ECL 82 和用于穩(wěn)壓的 5651。整個電路使用 AN 自產(chǎn)的音頻銅線、Beyshlag 和 AN 鉭電阻、SILMIC 電容和 AN 銅箔電容,以及內(nèi)部設計和制造的、定制的 AN 輸出變壓器,其特點是采用 I-E M4 磁芯和銅線繞組。M3 提供平衡輸出電路,因此連接 ATC 的有源音箱毫無問題。

Audio Note+ATC 有源 兩位異性間純潔的友誼

微博上曾經(jīng)有個熱門話題,“有一種友誼叫任泉和李冰冰”,說的是任泉先生和李冰冰小姐 20 多年純潔的革命友誼。當然,還有“世上最遺憾的事情莫過于趙薇成了黃太太,卻不是黃曉明的太太”。在熒屏傳奇《老友記》中,Chandler 和 Monica 是典型的從朋友發(fā)展到愛人的例子 ;而 Ross 和 Rachael 則是典型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在朋友和戀人之間轉(zhuǎn)換,在彼此有了家庭后還是做朋友。So,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純潔的友誼嗎?這種微妙的關(guān)系就如同 Audio Note 與 ATC 這兩個品牌的結(jié)合,AN M3 聲音風格優(yōu)雅、從容、淡凈,屬于典型的知性女性的形象。AN并非一味的甜美、或者肆意的色彩斑斕,這是一種包容、成熟、理智、溫和、智慧、優(yōu)雅的集合,音質(zhì)中性細膩而不過分濃郁,但聲音的情感上又極具溫婉的味道。毫無疑問,知性美就是一種淡定的美,成熟的美。而在 AN M3 的映襯下,ATC 則屬于陽光帥氣的暖男,聲音干凈、寬厚、從容,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率直清朗的性格。這套組合重播弦樂與人聲都格外有魅力,人聲質(zhì)感強烈逼真,結(jié)像力出色,密度恰如其分,感情飽滿,口型的大小、定位都十分標準,當然 ATC那標志性的磁性吸引力絲毫不缺。弦樂方面,這套組合呈現(xiàn)的弦樂活潑生動,充滿朝氣陽光,聲音清亮而卻毫不刺耳,分析力同樣十分理想。那流暢鮮活的音樂感是很多同級器材中所不多見的,細膩又潤澤的聲音再現(xiàn)令人更覺舒暢自然。源于真實的、率直的音色,這套組合既不會強調(diào)什么,更不會缺失什么,倒似一位內(nèi)家高手將掌力源源不斷地輸出!尤其低頻的質(zhì)感和延伸、音場寬深的比例、中頻細節(jié)分析力、動態(tài)對比等方面都達到很高的水平。重播交響樂,其整體清晰分明的層次感、密度感、樂器形體的線條感以及三維空間感,都令人“過耳不忘”。

●輸入阻抗 :100kΩ(高電平)、47kΩ(Phono)

●輸入靈敏度 :126mV(1V 輸出)

●輸出阻抗 :< 10Ω

● 使 用 電 子 管 :1×ECC82、1×5687WB、1×6X5、1×ECL82、1×OB2

●凈重 :16Kg

●體積(HWD):140×440×410mm

搭配的前級 3、聲雅 CV-1 電子管前級

曾幾何時,不少國人對于音響品牌還有崇洋媚外的情結(jié),幸而國內(nèi)幾個品牌奮發(fā)自強,不斷用好產(chǎn)品與國外市場的廣泛認同而打臉質(zhì)疑者,中山聲雅音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個成立于 1991 年的品牌,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有 28 個年頭,從蹣跚學步、牙牙學語,到獲得國內(nèi)市場的認同,從與國外代理商合作暢銷全球,到如今收獲國際知名監(jiān)聽音箱品牌 ATC 的認可,聲雅一步一個腳印成為國人自豪的精品。

CV-1 電子管前級是聲雅目前三款前級中唯一一款采用全電子管線路設計的產(chǎn)品,另外還有 CS-3.5全平衡晶體管前級,CS-6 全平衡電子管與晶體管混合前級。前面有提到過,用全電子管線路打造全平衡前級,關(guān)鍵之處還在于電子管元件的配對,弄不好的話很難抑制噪音。這次搭配 ATC 試聽,CV-1 比前兩款進口品牌都便宜不少,尤其 Einstein 愛因斯坦 ThePreamp 的售價比 CV-1 貴了十倍有余,從價格上根本就不應該放在一起試聽的,甚至系統(tǒng)中任一款線材,售價都比 CV-1 貴。但,CV-1 的聲音表現(xiàn)卻給人以很大的驚喜。我們常說音響不該單純比較價格,而應該看實際的設計理念與聲音表現(xiàn),下面我們來看看聲雅是怎么用這么便宜的價錢打造出 CV-1 的。

設計上,CV-1 的機箱和富有層次的面板,以及清晰的操控方式已經(jīng)是廠方堅持多年的方案,扎實的機箱用料并沒有任何廉價感。當然,細節(jié)上離 Hi-End 精致感還有些許距離,但無傷大雅,CV-1 的精粹都在機箱內(nèi)。CV-1 采用雙單聲道全平衡放大電路設計,兩聲道完全獨立 ;為了減小動態(tài)串音干擾,每聲道各用一只 R 型電源變壓器,而且特制了變壓器屏蔽盒消除電源噪聲干擾。放大部分的核心為積累多年經(jīng)驗而開發(fā)研制的電子管全平衡放大電路,整機線路上使用 9 支 12AX7 和 12AU7 音頻專用電子管以及配套全鍍金管座,電壓放大級由電子管 12AU7 擔任,并由 12AU7 組成線性 SRPP 電路驅(qū)動晶體管電流放大器,高達 30V 不失真輸出電壓的電子管甲類輸出緩沖器,輕易匹配任何后級功率放大器。由于是真正的平衡放大線路,因此音量控制器為日本 ALPS 四聯(lián)高精度電位器,聲道誤差小,確保耐用性和可靠性。還加入了遙控的音量和輸入選擇操控,方便使用者。機內(nèi)大量使用 For Audio 級元件,如 MKP 音響專用薄膜無極電容,高精度低噪聲電阻,場效應管伺服式高壓穩(wěn)壓電源等等,都是長期調(diào)聲的搭配結(jié)晶。

聲雅+ATC 有源 氣定神閑、從容不迫

孔子語錄《論語》:見心見性 擴達勇敢 氣定神閑。于丹《論語》心得(二)《心靈之道》二中解釋 :“……是因為你的內(nèi)心有美好的東西,所以你看到外在的世界,才能氣定神閑!逼鋵嵾@個詞是用來形容人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簡單來說就是元氣充足穩(wěn)定,魂魄也仍在原處閑暇著,形容一種悠然自在鎮(zhèn)定的心境與狀態(tài),CV-1 與 ATC SCM100ASLT 的組合就給我這樣的感覺。人的內(nèi)心浮燥不安時氣息是粗獷的,做到了心平氣和、氣定神閑、神清氣爽,其實并沒有捷徑,是需要一步步修心養(yǎng)性而來的。這套組合能給我這樣的感覺,說明 CV-1 與 SCM100ASLT 的特性匹配沒有問題,這里說的特性包括電氣特性,比如輸出阻抗和輸入阻抗的匹配、比如前級輸出電壓和音箱輸入靈敏度的匹配等等,同時,也包括聲音風格的兼容并蓄。只有做到了全方位的相互交融,才能重現(xiàn)出平衡、好聽的聲音。

這套組合有著健康、飽滿、從容的風格,聲音比前兩款進口品牌都更厚一點,但大家絲毫不用擔心聲音會濃得過分,CV-1 的聲音清晰度和細節(jié)分析力還是很不錯的,在此基礎上透著暖暖的膽味,聽感上如同天鵝絨般的中高頻光澤很是迷人。中頻段歷來是 ATC 最值得稱道之處,這套組合重播鋼琴的聲音聽來真是令人叫好,不但琴音有著應有的光澤,而且飽滿圓潤,甚至還能分辨出鋼琴的形體感。但實際上,這套組合的音色不是很明亮的類型,比如重播的小提琴音色略暗,具有強烈“松香味”的弓弦摩擦與琴腔木頭共鳴質(zhì)感正是準確重現(xiàn)錄音的美妙之處,而銅管樂的光輝也是柔和溫暖的,而非明亮眩目的,就連播放帶有大量激烈音效的電影音樂也不覺得刺耳。豐厚、有力、平順、平衡,這便是聆聽 CV-1搭配 SCM100ASLT 之后留下的深刻印象。然而這并不表示整體響應偏慢或者過于柔弱,新一代 ATC 音箱的全頻響應已經(jīng)很均衡了,這套組合的全音域平衡性十分出色,加上聲音 CV-1 后,充滿了優(yōu)雅的古典氣質(zhì) :溫厚、內(nèi)斂、適可而止,完全不具刺激性和暴力感。不過你別為以為它真的就是軟腳蟹,一旦在需要的時候(例如交響樂齊奏時),它也能夠發(fā)出有質(zhì)有量的低頻來,在 40m 2 的試音室中絲毫不會覺得有所不足,而且活生感感和細節(jié)都保持得相當好,絲毫感覺不到聲音有緊繃或壓迫的傾向,令人無法相信這SCM100ASLT 搭配前級僅售不到兩萬元。這套售價上完全不般配的組合,卻依然能夠帶來美妙的聲音感受,證明只要放下成見,奇跡隨時都會出現(xiàn)。

●頻率響應 :20Hz-20kHz(±0.5dB)

●額定輸出電壓 :2V(平衡)

●最大輸出電壓 :30V

●諧波失真 :≤ 0.1%(1kHz 2V)

●輸入靈敏度 :400mV(平衡)

●信噪比 :85dB(寬帶)

●輸入阻抗 :47kΩ

●體積(WHD):446×142×415mm

●重量 :11.5kg

更多相關(guān): 力高音響
 網(wǎng)友評論
 編輯推薦
  • 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展覽會
  • 2019視聽行業(yè)萬里行-走進北京
  • 2019視聽行業(yè)全國巡展-北京站
  • 第二十八屆中國國際專業(yè)音響·燈光·樂器及技術(shù)展覽會(音響·燈光)
  • dBTechnologies品牌故事:核心競爭力來自原創(chuàng)和性能
  • 精益求精,締造完美品質(zhì)—George Krampera,一生追求完美聲音
  • Crest Audio(高峰)-站在創(chuàng)新的高度 俯瞰市場之所需
  • KV2 Audio:音頻行業(yè)的先行者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tài) | 付款方式 | 關(guān)于音響網(wǎng)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wǎng)絡實名:音響網(wǎng) 國際域名:ubl777.com 版權(quán)所有.1999-2019 深圳市中投傳媒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0755-26751199(十二線) 傳真:0755-86024577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群: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