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
Sennheiser開始了evolution系列的有線話筒研發(fā):當時的產品是800系列的人聲話筒和600系列的樂器話筒。
-
1999年
無線話筒的轟動:僅在最初的系列發(fā)布一年之后,Sennheiser又研發(fā)出了無線話筒系列推向市場,這個系列是為人聲、樂器、語音和電視新聞采訪而專門設計的。
-
2000年
隨著e 865話筒的發(fā)布,Sennheiser擁有了他們在evolution革命系列里的第一支電容人聲話筒。音樂家Sting和他的聲音工程師Vish Wadi幫助Sennheiser來微調了這支話筒的聲音表現。
-
2003年
第一批900系列的高端話筒發(fā)布,包括用于人聲的e 935話筒(心型指向,如圖顯示)和e 945(超心形指向)。
第二代evolution系列無線話筒發(fā)布:evolution無線G2系列徹底改變了無線系統(tǒng)的設置概念,這要歸功于它們超寬的可用帶寬范圍、掃描當前空閑的可用頻道功能、直觀的操作方式、改良的射頻和音頻特性以及更小巧的腰包發(fā)射器。
-
2004年
有線的900系列大家族擴展了它們的產品線,包括了為樂器拾音而設計的e 901、e 902、e 904、e 905、e 906、e 908和e 914話筒。
-
2007年
Sennheiser發(fā)布了MD 5235話筒頭,用于SKM 5200話筒。從音質角度來說,這個話筒頭的設計思路是基于evolution 900系列的;它是專門為了讓歌手在極度吵鬧的舞臺背景環(huán)境下仍然能夠很好的進行演唱而設計的。
-
2000年
隨著e 865話筒的發(fā)布,Sennheiser擁有了他們在evolution革命系列里的第一支電容人聲話筒。音樂家Sting和他的聲音工程師Vish Wadi幫助Sennheiser來微調了這支話筒的聲音表現。
-
2008年
隨著全新的e 965話筒的發(fā)布,Sennheiser發(fā)布了旗艦級的evolution革命系列話筒,這也是在這個系列中的第一支真正的電容話筒,它也是一支大振膜的話筒。e 965具有雙振膜結構,而且可以在心形指向和超心形指向之間進行自由的切換。
-
2009年
evolution系列的G3話筒發(fā)布,這也是evolution系列無線話筒的第三代。這個系列增加了一系列方便的新特性,比如說IR同步、試音模式、經由WSM“為什么”軟件來進行頻率協(xié)調、更寬的音頻頻響范圍以及手持發(fā)射器可以更換話筒頭——這其中也包括了evolution 900系列振膜的話筒頭。
-
2011年
Sennheiser成為 世界上第一個制造和發(fā)布能夠在1800兆赫茲的頻率下傳輸音頻信號的無線話筒系統(tǒng)的公司。由于歐洲關閉了原本允許無線話筒使用的790到862兆赫茲頻段,于是evolution系列的無線話筒ew 100 G3-1G8系統(tǒng)向更高的頻率段移動,而這個頻率段也是在很多歐洲國家里專門為了無線音頻數據傳輸而保留的一個頻段。
-
2013年
隨著evolution革命系列e 835 fx話筒的發(fā)布,Sennheiser開始與TC?Helicon合作,開發(fā)出一款可以支持調節(jié)TC?Helicon人聲效果器單元的人聲話筒。